影響胃癌發生風險的基因因素,發表在今年11月號國家腫瘤研究院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和宿主基因的聯合檢測可用於預測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癌發生風險。
胃癌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居首位,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胃癌的預後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
葡萄牙大學分子免疫所的Ceu Figueiredo博士及其同事選取221例慢性胃炎患者和222例胃癌患者,聯合檢測細菌和宿主基因型,其中著重檢測
幽門螺桿菌基因、白介素IL-1B和IL-1受體阻斷基因(IL-1RN)。
結果發現,3種幽門螺桿菌菌株與胃癌的發生危險相關,感染者胃癌的發生危險增加6.7到17倍。另外,患者IL-1B和IL-1RN等位基因突變會使胃癌的發生風險增加3.3倍。如將幽門螺桿菌和宿主基因型檢測結合,可以從慢性胃炎患者中篩選出胃癌高危人群,各種基因型結合後胃癌發生的似然比介於7.4到87。
Figueiredo博士認為,幽門螺桿菌和宿主基因型聯合檢測有助於預測胃癌發生風險,便於篩查高危患者采用針對性治療。
影響胃癌發生風險的基因因素,紐約大學的Martin J. Blaser博士在相關評論中指出,如采用胃癌發生危險相關因素區分慢性胃病患者,進行解釋性的研究,將有助於發現新的針對性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