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癌 >> 胃癌常識 >> 胃癌的五大症狀和體征

胃癌的五大症狀和體征

胃癌的病變在胃,胃主受納與消化,脾與胃皆為後天生化之本,胃體癌變,影響收納與消化,胃失和降,脾失運化,故有食欲不振,上腹部脹痛;癌瘤漸大病情日趨惡化,脾損及腎,終至脾腎陽虛。

胃癌起病多無症狀,也無體征。有些患者出現輕度非特異性消化不良症狀,但很難歸咎於癌所引起。

(一)早期症狀早期往往無明顯症狀,或僅有上腹飽脹、不適、隱痛或鈍痛等感覺,有時可有嗳氣、泛酸等症狀,常易被誤認為消化不良、、等病,而失去了早期診治的機會。根據國內報道及北京市協作組1686例的資料分析,起病症狀以上腹痛或上腹不適為最常見,約占84。8%;其次為消瘦,約占73。8%;食欲減退及嘔吐也頗為常見,分別為58.5%及57.2%;其他有黑便及腫塊等。

(二)中、晚期症狀進展期的特點是上腹痛,同時有胃納差、飲食無味、體重減輕、惡心、嘔吐、黑便以及轉移灶的症狀。

1、胃脘痛疼痛可急可緩,隨著病程的逐步發展,疼痛可進一步加劇,頻繁發作或持續不解,呈無節律性,進食也不能緩解。患者若出現持續,常提示腫瘤累及胃壁之外。胃贲門部腫瘤可有胸骨下或心前區疼痛。當侵及胰腺時,持續而且劇烈,常向腰背部放射。穿孔引起時,則有全腹疼痛等急腹症症狀。

2、惡心、嘔吐初起可只有飽脹或輕度惡心,隨著癌腫的發展可出現嘔吐。胃窦部產生幽門梗阻時,嘔吐物常為隔夜宿食,多呈腐敗臭味,尤其是贲門部位腫瘤出現梗阻現象比較早。梗阻時,起初表現為進食不利,以後可有吞咽困難及食物反流現象。胃小彎癌,也可因胃動力紊亂而出現嘔吐現象。彌漫型癌可無明顯的梗阻表現。

3、食欲減退、進行性消瘦這些症狀雖非所特有,但在患者頗為常見,早期即可出現,患者首先出現食後飽脹、嗳氣,常在多食之後發生,以後發作頻繁,因此患者常自動限制飲食,體重逐漸減輕,但常不為人重視。當癌瘤進展,進食減少時,患者則日益消瘦、乏力及等,甚至出現惡病質。

4、嘔血、黑便嘔血和黑便常是患者臨床表現的一個突出症狀,不少患者直到出現嘔血或黑便症狀時,經查才發現已患,這時病期已多為中晚期。如黑便為柏油色,則出血量已較大,嘔血多為咖啡色。

5、其他症狀患者有時可因缺乏胃酸或胃排空快而,有的則可表現為及下腹痛,故常被誤診為結腸疾患。也有僅表現為及乏力的,有時患者尚可出現午後低熱。如伴有大便隱血及消瘦時應予以注意。

6、伴癌綜合症包括反復發作性血栓性(Trousseau征)、黑棘皮病(皮膚皺褶處有色素沉著)、皮肌炎、膜性、微血管病性等,這些有時可在被察覺之前出現。

【體征】一般皆無明顯體征,多數患者僅於腹部扪診時,可在上腹部有輕度深壓痛,類似於一般的與體征,對診斷無特異性,出現以下情況時應予以關注。

①腫大淋巴結在左鎖骨上觸及腫大淋巴結,質硬,有粘連或融合成塊狀時。有時在腋下或右鎖骨上觸及上述性狀淋巴結,也應予以重視。

②腹塊劍突下及中上腹部扪及腫塊,除肝組織外首先考慮胃部惡性腫瘤。在上腹部或整腹部觸腫塊,質地堅硬,大多呈結節樣腫塊,也應考慮原發灶來源於胃。

③腹水、胸水晚期因腹膜轉移,或肝髒轉移門脈癌栓阻塞而引進腹水。胸水可能是由於細胞的種植轉移,也可能是胸膜刺激出現反應性胸水。

④黃疸晚期局部浸潤,胰腺、膽道受壓造成或肝內種植壓迫肝管所造成。

⑤肛檢觸及腫塊在直腸及膀胱或子宮處的腫塊是晚期的特征。

【中醫症候病機的解釋】

中醫認為,憂思惱怒、情志不遂或飲食不節,致肝失疏洩,胃失和降,或久病損傷脾胃,導致運化失職,痰凝氣滯,熱毒血瘀,交阻於胃,積聚成塊而發病。

1、胃中無陽《臨證指南醫案》指出:“夫反胃及胃中無陽,不能容受食物,命門火衰,不能熏蒸脾土,以致宿食入胃,不能運化,而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2、熱結津傷三陽熱結,灼傷津液,三門干枯,水谷出入之道不得流通,胃脘干槁,故食下即吐而復出。《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謂:“贲門干枯,則納入水谷之道路狹隘,故食不能下,為噎塞也。幽門干枯,則放出腐化之道路狹隘,故食入反出為翻胃也。二證留連日久,則大腸傳導之中狹隘,故魄門自應燥澀難行也。胸痛如刺,胃脘傷也,便如羊糞,津液枯也,吐沫嘔血,血液不行,皆死證也。”

3、肝經氣郁情志不舒,肝氣抑郁則氣滯,氣滯必致血行不暢,而凝結成瘀血。胃脘疼痛脹滿或如針刺刀割者,多有氣結、痰凝、血瘀、食積之病由。故《景岳全書發揮》曰:“膈者左胸膈胃口之間,或痰或瘀血或食積阻滯不通,食物入胃不得下達而嘔出,漸至食下即吐而反胃矣。”上述病理過程常交織兼夾,致生眾多證型。

總之,胃癌的病變在胃,胃主受納與消化,脾與胃皆為後天生化之本,胃體癌變,影響收納與消化,胃失和降,脾失運化,故有食欲不振,上腹部脹痛;癌瘤漸大病情日趨惡化,脾損及腎,終至脾腎陽虛。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