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關於胃病 >> 胃下垂按摩治療

胃下垂按摩治療

  站立位時,胃的下緣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到髂嵴連線以下稱胃下垂

  【病因病理】

  一、西醫的病因病理

  正常情況下,胃與十二指腸兩端是固定的,主要靠食管贲門部(胃上口)韌帶的固定,以及十二指空腸,彎在內腹壁固定。由於韌帶松弛、體質體形因素可形成胃下垂。胃下垂常見於女性、瘦長體形者。此外,經產婦人多次腹部手術者,有切口的疝氣患者以及消耗性疾病進行性消瘦者,長期立坐不動者如司機等,均易引發本病。

  二、中醫的病因病理

  中醫學認為本病主要病因是由於長期飲食失節或七情內傷,或勞傷過度,致中氣下陷,脾胃失和,飲食減少,味不能歸於形,使形體消瘦,肌肉不堅而形成胃下垂,或先天禀賦薄,分娩後腹肌松弛,均可使肌肉不堅而形成胃下垂,引起脾功能失調。本病是虛征,但因運化受阻亦可夾濕、夾飲,淤血內停,故多呈虛實夾雜,正虛邪實。

  【臨床表現】

  輕度胃下垂多無症狀,下垂明顯可有消化系統症狀,如易飲、厭食、惡心、嗳氣,亦可有便秘、腹瀉,可交替性腹瀉及便秘。有時伴身部隱痛,可同時伴有其他內髒下垂之表現,站立性昏厥,低血壓,心悸,乏力,眩暈等。肋下角常小於90度,上肢部可能觸到較明顯的腑動脈搏動,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下腹隆起,上肢部壓痛點可因臥立體位變動,而不固定,因胃排空延緩而出現振水聲。其他內髒下垂,如肝、腎、結腸及子宮等也有下垂現象,有時須借助X線、超聲波等儀器確診。

  【中醫辨證】

  本病臨床常見症狀及表現特點如下。

  1.脾虛氣隱,面色萎黃,語言低微,精神倦怠,乏力氣短,念少納怠,脘腑重墜,脹滿,嗳氣不舒,食後加重,舌淡舌苔白,脈緩弱。

  2.肝胃不和,兩肋脹滿,呃逆,嗳氣,嘈雜噫酸,善歎息,舌苔薄膩,脈弦小。

  3.虛寒夾飲型則脘膜墜脹不適,食後加重,喜暖喜按,心下悸動,水走腸間汩汩有聲,惡心,嘔吐清水痰涎,便虛,舌淡白滑,脈象沉細。

  4.胃絡淤濕型則胸膈痞寒,脘腹脹墜,臍上刺痛,按之濡軟,惡心,形體消瘦,面色晦暗,舌暗淡或有淤斑,舌苔薄,脈沉細或澀。

  【按摩治療】健脾和胃,補中益氣。

  讓患者仰臥治療床上,施術者立於其右側,用一指禅推揉法,於腹部以鸠尾穴、中脘穴為重點,然後循序往下至腹部及小腹部,推揉天樞、氣海及臍周圍5~6遍。再用手掌根推法,由下腹向上反復推按腹部,促使胃上升回原處。再用雙手反復抓提腹壁肌肉,邊抓邊提放3~5次。再用雙手拇指按揉兩側章門穴。然後施術者四指並攏以螺紋面著力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根據胃下垂的不同程度,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自下而上托之,邊托舉邊震顫5~7遍。再用拇指點揉兩側足三裡穴,使其酸脹,上下放散。然後讓患者翻身俯臥,施術者先用雙手掌按揉腰背脊柱兩側夾脊穴,再點揉兩側足太陽膀胱經俞穴各反復做3~5遍。然後在脾俞、胃俞、肝俞,用輕揉的手法按揉,時間為10分鐘。

  【預防與護理

  胃下垂多見於體型較瘦弱、腹肌松弛者。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增加肌力,選擇有營養、易消化飲食,少食多餐,禁止暴飲暴食,進餐後要平臥一段時間,均有利於恢復。按以上方法進行按摩按摩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