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其他胃病 >> 胃下垂 >> 胃下垂試試按摩食療法

胃下垂試試按摩食療法

  經絡按摩治療法

  1、預備式:坐在椅子上,腰微微挺直,雙腳平放與肩同寬,右手掌心與左手背重疊,輕輕放在小腹部,雙目平視微閉,呼吸調勻,全身放松,靜坐1~2分鐘。

  2、按揉百會穴:(百會穴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將左手的中指指腹放在百會穴上,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有升陽舉陷的功效。中醫認為,脾主升清,主運化,脾陽虛,則中氣不好,所以會導致中氣下陷,而中氣下陷的結果,就是內髒下垂移位,胃下垂也屬於這種情況。升陽舉陷,則達到提升陽氣的作用,陽氣足,胃下垂情況自然消失。

  3、掌揉中脘穴:(中脘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具體找是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將右手拇指指腹放在中脘穴上,適當用力揉按0.5~1分鐘。有疏肝和胃、止痛止吐的功效。

  4、團摩上腹:左手掌心疊放在右手背上,將右手掌根放在上腹部,適當用力做順時針環形摩揉0.5~1分鐘。以腹部發熱為佳。有寬胸理氣、健脾和胃的功效。

  食療法

  確診患有胃下垂的患者,平時也可采用以下食療方調理。

  豬肚黃芪湯

  [材料] 豬肚1只,黃芪200克,陳皮30克。

  [做法] 將豬肚去脂膜,洗淨,黃芪、陳皮用紗布包好放入豬肚中,麻線扎緊,加水文火炖至豬肚熟,再加適量調味品,趁熱食肚飲湯,分4次2天食完。5只豬肚為一療程。

  [功效] 黃芪為補氣要藥,陳皮理氣健脾,和中消滯;豬肚能“補胃,益氣”。豬肚黃芪湯可補中氣,健脾胃,行氣滯,止疼痛,對於中氣不足,脾胃虛弱之胃下垂,頗有效驗。

  豬脾棗米粥

  [材料] 豬脾2具,棗10枚,粳米100克。

  [做法] 將豬脾洗淨切片,鍋中微炒,加入大棗、粳米添水煮粥,可酌加白糖調味,空腹服食,每日1次。半個月為一療程。

  [功效] 豬脾可健脾胃,助消化;大棗和胃養脾,益氣安中;粳米補胃氣,充胃津。共煮成粥對胃下垂引起的形體消瘦、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倦怠乏力,有康復保健之效。

  蓮子山藥粥

  [材料] 豬肚1只,蓮子、山藥各50克,糯米100克。

  [做法] 將豬肚去除脂膜,洗淨切碎,蓮子、山藥搗碎,和糯米同放鍋內,加水文火煮粥,早晚2次食完,隔日1劑。10天為一療程。

  [功效] 豬肚“為補脾胃之要品”,山藥、蓮子、糯米補中益氣而養胃陰。脾胃得補,則中氣健旺,下垂的髒器即可回原位。

  幫你瘦臉的中醫穴位

  中醫按摩

  在顏面針灸中,刺激臉部及耳部的穴位,可讓疲勞、浮腫的臉恢復漂亮。你只需每天1次按摩或針灸,每次半小時,2周後,就會看到效果。

  百會穴:預防過量飲食、便秘

  左右兩耳洞向上升,在頭部連結後的那條線的頂點,即是百會穴。它可以起到安定精神預防飲食過量。

  攢竹穴:緩和眼睛的疲勞和浮腫

  眉頭下方凹陷之處即是。眼睛疲勞以及頭痛,都會引起眼部四周的浮腫。此穴位可以緩和不適。

  太陽穴:消除眼睛疲勞、浮腫

  眼睛與眉毛間的側面,向後約1橫指處,快接近發際處。此穴位可促進新陳代謝。

  承泣穴:眼袋松弛

  位於眼球正下方,約在眼廓骨附近。由於有胃下垂的人眼袋容易松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機能,從而防止眼袋松弛。

  球後穴:提高小腸的機能

  眼尾正下方,臉頰頭下處。能調整小腸機能,幫助吸收。

  迎香穴:減輕肩膀酸痛及鼻塞

  眼球正下方,鼻翼的旁邊即是。此穴位不僅可以消除眼部浮腫、預防肌膚松弛,還能減輕肩膀酸痛。

  頰車穴:消除臉頰的浮腫

  沿臉部下颚輪廓向上滑,就可發現一凹陷處,即為此穴位。它可以有效消除因攝取過多的糖分所造成的肥胖。

  地倉穴:抑制食欲

  嘴角旁約0.5厘米處即是。胃部如果持續處於高溫狀態,就會促進食欲,所以此穴的功能是降低胃溫、抑制食欲。

  承漿穴:消除胸部浮腫

  下唇與下颚的正中間凹陷處即是。它能控制荷爾蒙的分泌,保持肌膚的張力,預防臉部松弛。

  天突穴:促進水分的排除

  位於喉斜下方肌膚的內側。它能刺激甲狀腺,促進新陳代謝,去除臉部多余的水分。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