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其他胃病 >> 胃下垂 >> 中醫是如何認識胃下垂

中醫是如何認識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X線胃腸鋇劑造影檢查發現胃的位置低於正常,胃小彎在髂脊連線以下,且伴有臨床一系列症狀如腹脹、上腹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等。臨床上常與腎下垂合並存在,可為內髒下垂的一部分。究其原因首先為體質因素,即所謂無力型體質者,胃壁肌肉張力弛緩,胃遂延長下垂,“胃無力”乃下垂的原因,下垂是無力的後果;其次為腹壓因素,腹壁肌肉彈性降低或腹腔內壓力突然下降(如妊娠分娩、大量放腹水後)可致內髒下垂。另外十二指腸潰瘍或幽門病變引起不全梗阻,可使胃擴大,日久可導致胃下垂;精神憂郁,長期脫離勞動,使腹壁肌肉缺少鍛煉,飽食之後長途行走或勞動均與胃下垂有關,因此說胃下垂的病因是多方面的。

  祖國醫學“胃緩”一症與現代醫學胃下垂頗為相似。胃緩,首見於《內經》,《靈樞·本藏篇》有:“脾應肉,肉月國堅大者胃厚,肉月國麼者胃薄。肉月國小而麼者胃不堅,肉月國不稱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約不利,肉月國不堅者,胃緩……”的記載。說明全身肌肉健壯者胃厚,肌肉瘦削者胃薄;肌肉瘦薄與形體不相稱者,則胃的位置偏下,肌肉不夠堅實者胃緩,同時說明,患胃緩者必然有胃下,在後世醫家有關脾胃虛弱證治章節中有比較詳盡的論述。

  其病機可概括為脾胃失和。引起脾胃失和的原因有飲食失節,內上七情,勞累過度等。故《脾胃論》說:“故夫飲食失節,寒溫不適,脾胃乃傷。”“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資助心火,火與元氣不兩立,火勝則乘木位,此所以病也。”“形體勞役則脾病”。脾喜燥惡濕,胃喜潤惡燥;脾主升,胃主降,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胃髒腑功能失調即表現在脾胃這一對矛盾的功能紊亂,或為脾濕,或為胃燥,或為胃氣上逆,或為脾氣下陷,或為脾不運化,或為胃不受納。既有虛證也有實證,故氣虛可見,氣滯亦有。初病在經在氣,久病入絡在血,故《金匮要略》有:“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總之可以認為飲食、七情、勞累,可以使機體肌肉瘦薄,加之脾胃失和,納食減少。味不能歸於形,更使形體瘦削,肌肉不堅,而形成本病,其他如先天禀賦薄弱,分娩後的腹壁松弛,均可能使肌肉不堅,是重要的發病因素。本病脾胃髒腑功能失調,本是虛證,又因運化障礙,氣機阻滯,且日久入絡,又有瘀內停,更可挾濕、挾飲,故多實為呈虛實挾雜,正虛邪實或本虛標實之證。臨床治療除了健脾益氣、升陽舉陷以治本外,更宜佐化飲、降逆、行氣、活血、辛開苦洩以治標,以圖標本兼顧。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