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其他胃病 >> 胃下垂 >> 中醫如何預防和治療胃下垂

中醫如何預防和治療胃下垂

  胃下垂怎麼辦?腹部有脹滿感、沉重感、壓迫感且腹痛,可能是胃下垂的原因。中醫有什麼辦法預防胃下垂,對其治療又有哪些建議呢?

  胃下垂是指以胃小彎角切跡低於髂嵴連線以下,十二指腸球部向左偏移為主要體征的一種病症。以30~50歲多見,女性多於男性。

  胃下垂相當於中醫學的“胃緩”,這一名稱,首見於《黃帝內經》。《靈樞?本藏》篇雲:“脾應肉,……肉胴不稱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約不利。肉胭不堅者,胃緩。”明確指出肌肉瘦弱與身形不相稱的胃的位置偏下,肌肉不夠堅實的則胃緩。《金匮要略》中所述的“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頗類似本病的症狀。歷代醫籍中,雖未將胃緩作為專門病症加以討論,但不少有關脾胃髒腑功能失調的病證載述中,多涉及到胃下垂的症狀,如腹脹、痞滿、嗳氣等。

  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脹滿感、沉重感、壓迫感。多為持續性隱痛。常於餐後發生,與食量有關。進食量愈大,其疼痛時間愈長,且疼痛亦較重。同時疼痛與活動有關,飯後活動往往使疼痛加重。

  常於飯後活動時發作,尤其進食過多時更易出現。這是因為一次進入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韌帶之牽引力而致疼痛,隨之出現惡心、嘔吐。

  辨證治療胃下垂

  脾虛氣陷型:面色萎黃,精神倦怠,語言低微,氣短乏力,食少納呆,脘腹重墜,脹滿,嗳氣不舒,食後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脈象緩弱。治以補氣升陷,方用補中益氣湯合枳術丸。少食納呆可加雞內金6g,炒稻芽、麥芽各12g,惡心嘔吐加半夏10g或合用旋覆代赭湯。

  虛實夾飲型:脘腹墜脹不適,食後尤甚,喜暖喜按,必下悸動,水走腸間漉漉有聲,惡心,嘔吐清水痰涎,便溏,舌淡苔白滑。脈象沉細小滑。治以溫陽化飲、和胃降逆,方用苓桂術甘湯合附子理中湯加半夏10g,代赭石15g,或加黃連3g、吳萸6g。

  肝胃不和型:兩脅脹而不適,脘腹脹滿,呃逆,嗳氣,嘈雜噫酸,善太息,苔薄膩,脈弦小。治以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或四逆散與逍遙散加減化裁。

  胃陰不足型:面色略紅,唇紅而干,脘腹脹滿,灼熱不適,口干苦,口渴思飲,嗳氣,惡心嘔吐,大便干,舌紅少津,脈象細數。治以濡養胃陰,方用益胃湯合一貫煎加雞內金6g,炒麥芽15g,萊服子12g。如嘔吐較著,可養胃降逆,方用麥門冬湯合竹茹湯。

  胃絡瘀滯型:胸膈痞滿,脘腹脹墜,臍上刺痛,按之濡軟,惡心,形體消瘦,面色晦暗,舌暗淡或有瘀斑,苔薄,脈象沉細或澀。治以疏肝養血化瘀,方用血府遂瘀湯合香砂六君子湯加減化裁或用柴胡疏肝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化裁。

  預防胃下垂的四種食療方

  1、羊骨粥

  取羊脊骨1具,搗碎,與清水2500毫升文火煎煮約60分鐘,去骨,入粳米200克,共煨粥,可酌加蔥白煮熟取食。每晨空腹服。適用於體虛、胃下垂、食欲不振者。

  2、兔肉炖山藥

  取兔肉100克,洗淨,切塊,入碗內,酌加食鹽、黃酒、姜末,再加入山藥粉30克,入屜後隔水炖熟即成。適用於胃下垂內熱盛者。

  3、芪豆羊肝湯

  取黃芪15克,以布包好,與黑豆50克、洗淨的羊肝1具,共炖至羊肝爛熟,去黃芪,羊肝切片後再入湯中,酌加食鹽略煮即可。日內2次分服,連服5-7日。可溫中散寒、益氣升提。用治脾胃虛寒、胃下垂。

  4、豬脾粥

  將黨參15克、桔紅6克洗屈,水煎取汁。再取粳米100克,洗淨,豬脾1具,洗淨切片後,共入藥汁中,再加入生姜、蔥白、清水各適量,煨炖至豬脾熟時即右。每日1次,空腹服食。用治胃下垂,症見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倦怠消瘦。

  該如何預防胃下垂

  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張力減低,細嚼慢咽以利於消化吸收及增強胃蠕動和促進排空速度,緩解腹脹不適。

  由於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減弱,過多的食物入胃,必然會滯留於胃內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飲食調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數可以增加,每日4—6餐為合適。

  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辣椒、姜、過量酒精、咖啡、可樂及濃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燒心症狀加重,影響病情改善,故而這些食物應盡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少量飲些果酒和淡茶有利於減緩胃下垂的發生與發展。

  切勿暴飲暴食,宜少吃多餐。戒煙酒,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宜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品。

  不要參加重體力勞動和劇烈活動,特別是進食後。。

  保持樂觀情緒,勿暴怒,勿郁悶。要耐心堅持治療、食物調理和康復鍛煉,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

  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有了,定時定量,對體瘦者,應增加營養。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如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等。預防本病,還必須保持樂觀情緒。也可采用簡便易學的健身法,若已患慢性消化性疾病,應積極徹底治療,以減少本病的發生。

  如何預防胃下垂大多與飲食有關,所以一定在日常飲食中多加注意為好。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