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郭大叔,42歲,2003年6月28日初診。自訴胃脘部不適近1年,開始時自覺上腹部隱隱作痛,悶脹,食納不佳,由於尚能忍受故未求醫,後漸至腹脹、納少、嗳氣,食後尤劇,身困乏力,胃脘部疼痛加劇,遂開始求醫治療,始服症狀尚可減輕,雖反復治療,但療效均不滿意。
脈弦滑而數,舌邊尖紅,苔黃厚膩,覆滿舌面。
查體:上腹部輕微壓痛。
查胃鏡提示:慢性淺表性胃炎。空腹血糖5.2 mmol/L,餐後2小時血糖6.4 mmol/L。
診斷:淺表性胃炎(濕熱型)。
中醫治法:清熱化濕,行氣和中。方藥:藿香平胃湯加減:藿香10g,蒼術15g,厚樸10g,陳皮10g,滑石(包煎)12g,茯苓30g,枳實10g,金錢草12g,白豆蔻6g,苡米30g,澤瀉12g,干姜3g。3劑,水煎服,1劑/d。3劑後患者自覺胃脘脹痛明顯減輕,頭身輕爽,納食增進,舌苔變薄,脈仍滑數。效不更方,遵原方再進3劑,服完後自覺諸症大減,胃中知饑,饑而思食,食而知香味,食後無不適,舌苔變為薄白見底。守上方去金錢草、澤瀉,加砂仁6g,山藥20g,蓮肉6g,神曲10g,繼進6劑,諸症皆然若失,共服藥20劑,病告痊愈。
治療效果:復查胃鏡,胃黏膜無明顯異常,追訪至今無復發。
專家分析本案例——
慢性胃炎屬濕熱型者,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尤其多見於慢性淺表性胃炎,及部分萎縮性胃炎患者。本病多由濕熱內蘊,胃氣被遏而形成。故治療本病重在清熱化濕,行氣和中。
[1]'>下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