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潰瘍 >> 胃潰瘍保健 >> 兒童拉黑便或患胃潰瘍

兒童拉黑便或患胃潰瘍

  “以前,醫生也不好確診孩子是否患了胃潰瘍。現在由於小兒胃鏡的出現,檢查技術進步了,發現小兒胃潰瘍並不罕見,尤其是兒童出現上腹痛,一半都患有胃潰瘍。”鄭州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劉金權說。

  小兒胃潰瘍

  大多沒有特異症狀

  俏俏是一個9個月大的寶寶,經常嘔吐、哭鬧,還出現了便血,到醫院檢查後,竟發現胃部有三處潰瘍。專家說,在小兒時期,胃潰 瘍的發病率並不低,尤其是5歲以下的嬰幼兒以及12歲左右的兒童,臨床上還遇見過多例新生兒就患有胃潰瘍的。而且,年齡越小,胃潰瘍的症狀就越不典型,越 沒有特異的症狀。

  成人得了胃潰瘍常有嗳氣、泛酸及上腹部疼痛的症狀,而小兒常表現上腹或肚臍周圍隱隱作痛,大多數沒有規律,泛酸、嗳氣 的症狀也相對少見。“新生兒、嬰兒時期的胃潰瘍主要症狀表現為反復嘔吐、厭食、便血和哭鬧不安等,但孩子對病情沒有表述的能力,往往難以及時診斷和治療, 還容易發生穿孔和並發腹膜炎。”專家說。

  以前兒童出現嘔吐、胃痛等症狀的時候,會查幽門螺桿菌,依據孩子的症狀和檢查結果,一般以胃炎、慢性胃炎對待,但是患有胃潰瘍的孩子被確診的並不多。

  新生兒多為“應激性”

  兒童多為“原發性”

  新生兒也會患有胃潰瘍,是不是和遺傳有關?郭信長解釋說,目前研究發現,胃潰瘍和遺傳沒有聯系,新生兒、嬰幼兒患上的多為“應激性胃潰瘍”,屬於人體的一種應激反應,是由消化道出血引起的。

  患有應激性胃潰瘍,主要因為四個方面:缺氧、感染、早產和喂養不當。早產兒發生胃潰瘍的可能性很大,因為機體相對容易缺氧,胃腸道發育也相對不完善,在 由母乳向奶粉轉換的過程中,容易發生比較嚴重的不適應;一般的嬰幼兒如果患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例如黃疸患兒)等疾病,由於使用激素、鎮痛藥等,造 成胃黏膜損傷,誘發應激性胃潰瘍。

  兒童和成人患上胃潰瘍的原因相似,多為原發性的。因為飲食的不規律,比如因過時誤餐,使胃部完全排 空引起高度饑餓感,造成胃逆蠕動,致胃黏膜血管擴張,黏膜水腫,胃酸的破壞使局部炎症潰瘍;飲食過飽時,胃窦部高度擴張,胃泌素分泌減低了幽門括約肌的能 力,引起十二指腸液的返流,容易破壞胃黏膜的屏障機能而引起潰瘍。

  其實,孩子的胃腸道功能比成人要弱,加上有的家長給孩子的學習壓力大,胃酸分泌失 調,容易誘發胃潰瘍。

  預防有道、及時就診

  應對小兒胃潰瘍

  小兒胃鏡檢查,是目前確診胃潰瘍最為准確的檢查方式,但是考慮到孩子的耐受能力,只有7歲以上的兒童才能使用這項技術。劉玉峰介紹說,還有一種檢查方式 叫做“上消化道鋇餐”,給孩子喝鋇劑後做胃部造影,這樣能將胃部的情況顯示在儀器上,但是這種方法只能適用於比較嚴重的胃潰瘍。

  大多數時候,尤其是對新生兒,一般需要醫生的經驗確診孩子患有胃潰瘍,比如說孩子反復腹痛、嘔吐、拉黑便,可以考慮孩子患有胃潰瘍的可能。

  專家都認為,小兒胃潰瘍只要及時確診,比大人治愈要容易得多,因為孩子的胃腸黏膜比成人恢復得快,也沒有抽煙、喝酒、大吃大喝等惡習,只要得到正規 治療,一般兩周就可以治愈。如果孩子有反復發作性腹痛,經過驅蟲治療後並沒有改善,並且出現嘔吐、黑便以及患有嚴重感染性疾病的,家長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一般情況下,預防小兒發生胃潰瘍,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把好關。要保證孩子飲食衛生、睡眠規律、生活愉快、勤加鍛煉。另外,幽門螺桿菌傳染性較強,孩子抵抗力弱,家庭成員中如果有胃病的要明確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若有感染,應該和孩子分餐。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