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1:於雷
於雷感到上腹部不適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隱隱的疼痛,脹飽感, 嗳氣,口中常有異味。他以為只不過是自己生活不規律,飲食無節制而已。但調整生活規律後,並未見太大起色。見醫生、做檢查,然後醫生鄭重地告訴他:慢性活動性胃炎,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可於雷不明白,那個據說只有3μm長的小東西怎麼就成了他胃炎的原因。醫學作為一門科學當然有其如同法律一般嚴謹的原則,如果認定某種微生物是某一疾病的原因,應滿足科赫氏原則。簡單來講就是:感染該微生物的人會患某種疾病,不感染這種微生物則不患這種疾病,從人體內除掉這種微生物可治愈這種疾病。
專家直言:慢性活動性胃炎與HP
人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中90%以上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而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基本不會有慢性活動性胃炎。如果除掉幽門螺桿菌,胃黏膜的活動性炎症可以消失。醫學家們在醫學臨床試驗中得出上述結論。而最讓人感動的證據來自Marshall。他曾不止一次地口服幽門螺桿菌,詳細地記錄了此後出現的腹部症狀——腹脹,上腹部隱痛,惡心,口臭,周身不適。然後做胃鏡檢查,不僅看到了感染的幽門螺桿菌,也看到了明顯的活動性胃炎。再後來他采用了治療幽門螺桿菌的方案,除掉幽門螺桿菌後,他的症狀得以消失,重復胃鏡檢查發現,炎症也不再活動。幽門螺桿菌與慢性活動性胃炎的因果關系滿足了科赫原則。
受害者2:吳健
吳健一直認為他的十二指腸潰瘍來自遺傳,他的父親,哥哥,都是同樣的患者。常到冬春和秋冬換季節的時候出現上腹部疼痛。饑餓時和夜間都是他難過的時候。那次嘔血和黑便的經歷讓他後怕不已。但總覺得,基因來自先天,自己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專家直言:十二指腸潰瘍與HP
醫學研究的結果是:如果檢查方法可靠,幾乎所有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都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有趣的另一個現象是,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愛斯基摩人不會得十二指腸潰瘍。在沒有幽門螺桿菌概念的時期,十二指腸潰瘍的1年復發率75%,5年時幾乎100%。而在根除幽門螺桿菌後的事實讓人瞠目結舌,1年復發率銳減至3%以下。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的幾率也被大大降低。對人群進行追蹤隨訪時還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在未來的10年內患十二指腸潰瘍的機會是沒有感染者的數倍。但是,為什麼人類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普遍在50%~60%,而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率遠遠低於這一數字。醫學家對此的解釋是:有些幽門螺桿菌的致病能力強,而有些較弱。那麼,吳健關心的遺傳問題呢?解釋是,在同一家庭密切接觸生活的親屬中,他們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較高;除接觸之外,某些血型,如O型血,他們的胃黏膜上存在某種物質,那正是幽門螺桿菌定居需要的。
受害者3:韓宏程
韓宏程發現患有萎縮性胃炎數年了,很擔心癌變的問題,所以經常檢查胃鏡。他的胃黏膜活檢標本中並未找到幽門螺桿菌,是不是萎縮胃炎與該菌無關呢?
專家直言:萎縮性胃炎與HP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的胃黏膜炎症長期存在的結果可以導致萎縮性胃炎的出現。而挑剔的幽門螺桿菌並不容易在萎縮的胃黏膜中生局卻是我們最不能承受的。研究表明30%~50%的胃癌與幽門螺桿菌相關。
日本胃腸病研究人員用長達8年的時間追蹤1526位日本患者。為了仔細地篩檢胃癌,病人們在最初參與研究時就進行胃鏡檢查與黏膜病理檢驗,1~3年後再次接受相同的檢驗。結果發現,3%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罹患胃癌,而未受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均未患胃癌。北京大學的林三仁教授曾進行過一項著名的試驗,給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群服藥治療,5年後及8年後發現,那些細菌被除掉者的胃癌發病率明顯低於細菌未被根除者。
然而胃癌的發生畢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胃黏膜萎縮後,胃內微環境改變,導致胃內亞硝胺等致癌因子增加,長期多種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胃癌。而且,胃癌與遺傳,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幽門螺桿菌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所以,因為有幽門螺桿菌就整日憂心忡忡,擔心癌變,倒也大可不必。
(實習編輯:陳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