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潰瘍 >> 胃潰瘍常識 >> 消化性潰瘍的中醫特色療法

消化性潰瘍的中醫特色療法

  消化性潰瘍以上腹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中醫學胃院痛的范疇。有關消化性潰瘍的中醫藥治療,可以說源遠流長。

 

  早在兩千年前成書的中醫經典著作《靈樞·邪氣髒腑病形》篇就明確記載:“胃病者,腹腹脹,胃院當心 而痛,上支兩脅,隔咽不通,食飲不下,取之三裡也”。詳細闡明了胃院痛的主要病變部位、臨床表現與治療方法。尤其是針刺足三裡治療胃院痛,至今仍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有效方法。

  唐代著名醫學家王燕《外台秘要·卒心腹脹滿方》書中記載有:“療心頭冷痛,結痛下氣,擯榔湯方”。成為治療寒邪客胃、氣血凝滯不通而引起消化性潰瘍胃腸疼痛的常用方劑。

  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書中載有以山藥、桔梗、在等、甘草、白茫、陳皮、青皮、香附、白術、炮姜、生姜、大棗、木瓜、蘇葉組方而成的白術散,用以治療脾胃虛損,吐酸反胃、心腹疼痛。這對於消化性潰瘍的治療來說,至今仍具有實用價值。

  金元時期醫學家李東垣在《蘭室秘藏·卷二》立“胃院痛”一門,擬草豆茨丸、神聖復氣湯、麻黃豆范丸三方,認為其多因飲食勞倦而致脾胃之虛,又為寒邪所傷而致,治療則采用溫中、益氣、理氣、和胃之法。

  明代醫學家虞傳在《醫學正傳》一書中,以白術、炒積實、蒼術、豬苓、炒麥芽、炒神曲、半夏、澤瀉、赤獲苓、川穹、炒黃連、煅白螺螂殼、縮砂仁、草豆蔻、炒黃芩、青皮、炒萊菔子、干姜、陳皮、香附、瓜萎仁、厚樸、擯榔、木香及甘草等組方為加味枳術丸,用於治療胃院疼痛、痞滿惡心、嘈雜嗳氣、吞酸嘔吐等症。其主要適應證與消化性潰瘍的臨床表現基本吻合。

  至清代,對於消化性潰瘍表現為胃院疼痛的辨證治療得到進一步完善。著名醫學家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胃院痛》書中認為“初病在經,久痛入絡,以經主氣,絡主血,則知其治氣治血之當然。凡氣既久阻,血亦應病,循行之脈絡自痺,而辛香理氣,辛柔和血之法,實為對待必然之理。”說明胃脘疼痛初起病在氣分,與氣滯關系密切,久病入血分而致血行不暢,故治療應首先辨別病在氣、還是在血分,分別施以理氣、活血之法。從而充實了胃脘痛的辨證施治內容。清代醫學家顧靖遠《顧氏醫鏡·胃脘痛》指出:“陽明中土,萬物所歸,故世人之患胃病,腹痛者甚多。”在治療上,其主張對肝脾不和者,以芍藥甘草湯為基本方,隨證加減,氣滯者加四磨飲,血瘀者加失笑散等等,十分符合消化性潰瘍臨床治療實用。著名醫學家王清任所著《醫林改錯》書中,對瘀血阻於中焦而脹滿刺痛者,主張用血府逐瘀湯以活血化瘀治療,使消化性潰瘍胃脘痛的治療更趨於完善。

  因此,可以說關於消化性潰瘍胃脘痛的治療,兩千多年來我國歷代醫學家從各個不同角度進行辨證施治取得了豐富的經驗,所形成的辨證、治則、方藥等方面的系統化理論,至今仍指導著臨床實踐。  

(實習編輯:陳占利)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