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潰瘍 >> 胃潰瘍治療 >> 腸內營養對全胃切除後的影響

腸內營養對全胃切除後的影響

  “面黃肌瘦”是人們過去形容胃腸病人的常用詞,可是今天,腸內營養的新觀念使全胃切除的病人可在24小時內“吃飯”,胃腸病人營養不良的症狀大大減輕。昨天,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詹文華向記者介紹了腸內營養的新觀念。 後單靠靜脈輸液並發症多詹院長告訴記者,一直以來,營養不良是所有胃腸病人的煩惱,其中大部分癌症患者都會接受胃腸的部分或全部切除手術,如中山一院接診的胃癌患者中有40%需要接受全胃切除手術。過去,這些病人的術後營養主要依靠靜脈輸液,也就是腸外營養。但是長期靜脈輸液,不但醫療費用高,還會出現腸功能衰竭、腸細菌易位等並發症,在許多腹部危重症中,長期不使用腸道功能會導致腸道屏障的損害,繼而使細菌、毒素進入人的血液循環中,造成重要器官功能的損害,後果嚴重。腸內營養則是通過預先放置在小腸內的導管,向小腸遠端滴入特制的腸內營養液,逐步加量,直到病人完全正常進食。

  依靠腸內營養病人9天回家為了說明腸內營養的作用,詹院長向記者出示了一張病人的照片,據他介紹,這位病人在胃全部切除後,24小時內就開始使用了腸內營養供給,因為通過消化道來吸收營養,就如同正常人吃飯一樣,9天後就出院回家了。該病人現在身體非常好,紅光滿面,根本不像是沒有胃的人。

  詹院長認為,只要在腸道還有功能且能安全使用的情況下,患者應當首先選用腸內營養,且腸內營養在手術後24小時內就可以實施,有些甚至6小時後就開始實施腸內營養供給。他強調,不要讓腸道閒在那兒,因為腸道不僅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還有重要的免疫功能。

  腸內營養還可為患者節省費用。根據國外專家的研究成果,同樣的患者,使用腸內營養者所需治療總費用比使用腸外營養者平均減少2362美元,是後者花費的1/3~1/4。

  促進醫改方可推廣腸內營養據了解,歐美國家病人術後使用腸內營養者是腸外的10倍,而國內正好反過來,10個病人只有一個使用腸內營養。現在之所以腸內營養沒有在國內推廣,除了人們的觀念問題,還有非常現實的經濟因素。因為大部分腸內營養的制劑被定為營養品,不在醫療保險所規定的藥品之列,需要額外收費,所以許多患者寧願選擇藥品的靜脈輸液。但專家們認為,腸內輸液同樣是治療的一部分,相關腸內營養制劑應當歸入處方類藥品,這樣才有利於腸內營養在國內推廣開來。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