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飲普洱可養胃護胃
普洱茶不僅口味香醇,對健康還頗有好處。大量的科學研究都指出,普洱茶能調節血液中的膽固醇以及脂肪的濃度,起到預防高血脂、動脈硬化的作用。
雖然其他品種的茶也有降脂的作用,但普洱茶的降脂效果是各種茶中最顯著的。這和它的生長環境、加工工藝有很大關系。只要長期堅持飲用一定濃度的普洱茶,並且配合科學膳食和適量運動,一定會有顯著成效。
此外,夏天喝點普洱茶還有消食解膩的作用。《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括腸通洩”,具有消食的功能。普洱茶味性溫和,在適宜的濃度下,飲用普洱茶對腸胃不產生刺激作用,甘滑醇厚的普洱茶進入人體腸胃後,能形成保護膜附著於胃的表層,因此,長期飲用普洱茶可起到養胃、護胃的作用。
品質好的普洱茶,年代越久價格越高。因此,保存方法也就成了決定普洱茶價值的關鍵。對於一般家庭收藏,只要放在沒有異味、干燥、通風、避光、溫度適宜、透氣的容器裡就可以了。茶葉較多的,可把老茶、新茶去掉包裝,摻雜放在廣口陶缸裡,讓老茶的茶菌順利繁衍到新茶上,以老促新。陶缸口可用棉布覆蓋,便於通風。不要裝在鐵罐裡,更不要像保管綠茶那樣放在冰箱裡冷藏,這樣會嚴重影響普洱茶的品質。
要飲用存放在陶缸裡或剛買回來的老茶餅,應先將茶餅拆為散茶,放入紫砂罐(不要用金屬罐)讓其“回氣”,“醒茶”,一至兩周後飲用,口感最佳。
綠茶可防胃潰瘍
香港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每天飲三小杯綠茶﹐尤其是龍井茶﹐能有效抑制幽門螺旋菌﹐減少患胃潰瘍的機率。
港大醫學院藥理學系這項研究發現﹐綠茶的兒茶素具有抑制甚至殺死引致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幽門螺旋菌。研究人員發現﹐在十多個實驗樣本中﹐2%綠茶的兒茶素份量已能抑制幽門螺旋菌﹐若兒茶素份量增至4%﹐更能把桿菌殺死。
負責該項研究的古永亮教授解釋﹐幽門螺旋菌的生長力頑強﹐能釋出一種酵素﹐進而產生大量鹼性阿摩尼亞﹐形成保護膜﹐即使酸度再高的胃液﹐也不能將它殺死。但兒茶素卻能阻止幽門螺旋菌生產阿摩尼亞﹐削弱其活動能力。
港大藥理系另一項調查也發現﹐有飲茶習慣的人﹐胃部發現幽門螺旋菌的比率比較低﹐進一步證實了此研究結果。
古永亮指出﹐綠茶的兒茶素含量較紅茶高﹐其中以龍井茶所含兒茶素最高﹐其次為日本綠茶和茉莉茶。
但中醫認為﹐體質虛寒人士不宜飲太多綠茶﹐若飲茶後有胃痛﹑沒有胃口等現象﹐最好少飲為佳或飲前先吃點東西。
紅茶——初秋養胃好健康
不少喜歡喝清淡綠茶的人都不願嘗試味道厚重的紅茶,覺得它的味道過於苦澀,似乎少了茶的輕逸之感。專家提示紅茶是全發酵茶,口感較重是它的特色,也是它的好處,特別適宜初秋季節飲用。
同樣是茶多酚,紅茶與綠茶相比有什麼特點呢?人在沒吃飯的時候飲用綠茶會感到胃部不舒服,這是因為茶葉中所含的重要物質———茶多酚具有收斂性,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空腹的情況下刺激性更強。而紅茶就不一樣了。它是經過發酵烘制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發生酶促氧化反應,含量減少,對胃部的刺激性就隨之減小了。另外,這些茶多酚的氧化產物還能夠促進人體消化,因此紅茶不僅不會傷胃,反而能夠養胃。經常飲用加糖的紅茶、加牛奶的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治療潰瘍也有一定效果。
很多人都對紅茶味苦、色重的口感不習慣。其實紅茶要想變得清淡,主要靠茶葉用量和放水量來調節。一般人放3—5克茶葉就可以,口味淡者可放得更少些,保證茶和水的比例為50∶1。也就是說如果放3克紅茶,應當用150毫升水來沖泡。紅茶與瓷杯搭配,視覺和味覺效果最佳,建議大家每杯茶沖泡3—5分鐘。
專家提醒大家,紅茶不適於放涼飲用,因為這樣會影響暖胃效果,還可能因為放置時間過長而降低營養含量。泡紅茶最好用敞口杯,不要等到杯中的水都喝盡才補充熱水,最好等水剩下1/3左右時就蓄水,以便稀釋茶葉,保持茶的溫度和濃度適宜,每杯紅茶蓄水3次口感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