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癌 >> 胃癌常識 >> 胃癌的發病原因一般有哪些?

胃癌的發病原因一般有哪些?

  我們常常談癌色變,是因為癌症是一種極難治療的病症,而在眾多的癌症中,胃癌的發病率居各類癌症的首位,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人死於胃癌,是一種嚴重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病症,因此我們有十分地必要來了解胃癌的發病原因。

  胃癌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闡明,大量研究資料表明胃癌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歸納如下。

  (1)N-亞硝基化合物:1956證明二甲基亞硝胺有致癌作用,並在大鼠成功誘發肝癌。以後學者又相繼證實有200余種亞硝基化合物在動物可以致癌。有些也可在多種動物誘發胃癌。在人類,胃液中亞硝胺前體——亞硝酸鹽含量與胃癌的患病率有非常明顯的相關性。現已知致癌的亞硝胺化合物有兩大類:①N-亞硝胺;②N-亞硝酰胺。前者多為揮發性,經細胞微粒體的激活損傷遺傳物質DNA才能顯示致癌作用;後者則可直接損傷DNA,故與胃癌發病的關系更為密切。

  自然界N-亞硝基化合物廣泛存在,腌漬食品、酸菜含N-亞硝基化合物。可隨食物直接進入人體稱外源性。而其前體如二級胺和亞硝酸鹽在自然界存在更廣泛,進入人體後在適宜的酸度(pH1~3)下經化學過程,或在細菌作用下經生物合成過程形成亞硝基化合物,稱內源性。生物合成過程更為重要。催化這種合成的細菌有多種,胃內環境有利於這些細菌生長時,如胃酸過低等可間接促進N-亞硝基化合物合成。

  飲食因素對於胃癌發病的影響,已受到各國腫瘤研究工作者的重視。可能的飲食致癌因素為經常食用煙熏、烤炙食品(含苯並芘)或腌漬食品、酸菜(含N-亞硝基化合物)。近年來的研究又提出了保護因素,如牛奶、動物蛋白、新鮮蔬菜和一些水果等。最近日本和美國胃癌發病率的下降都被歸於飲食情況的改善,但是飲食與腫瘤的關系及其致癌機制的研究是極其復雜的。食物中既可能存在起直接作用的致癌物,不論是自然存在或在食物烹調、加工、貯藏過程中產生的;食物攝入人體後也可能在體內一些因素作用下形成致癌物。在致癌過程中,有的物質起著啟動致癌物的作用,有的起著促癌或抑癌的作用,而且還與人體內復雜的代謝、生物轉化過程交織在一起,因此很難從這些復雜的因素中找到肯定的聯系。實驗資料可用於評價飲食和代謝因素在人類胃癌發生中的作用,如其結果與流行病學證據相一致時,其結果才令人信服。

  我國胃癌綜合考察流行病學組對國內胃癌高、低發病區的調查結果表明胃癌與飲食關系密切。在雜色曲霉毒素誘發大白鼠肝癌的實驗中,曾見到胃腺癌的發生。從調查地區的主副食品及患者的胃液中可以檢出雜色曲霉和構巢曲霉等真菌,胃癌高發地區的檢出率顯然高於低發地區,可以提示霉糧是一個與胃癌有關的危險因素。

  高鹽的鹽漬食品被認為是胃癌發生的另一種危險因素。我國胃癌高發地區居民每人每年攝鹽量為9kg以上,而低發地區居民的攝鹽量則為4~7.5kg。對比調查還發現胃癌高發地區的食物品種多較單純,而低發地區的副食品種類多,新鮮蔬菜、豆類及動物蛋白的攝入量也多,這可能表明胃癌與營養素失去平衡有關。此外,調查統計提示新鮮蔬菜進食量與胃癌調整死亡率呈負相關,可以認為新鮮蔬菜是一種保護性因素。新鮮蔬菜富含維生素A、C和礦物質。維生素A與上皮再生和維持其正常功能有關,維生素C可阻斷亞硝酸鹽與仲胺在胃內合成亞硝基化合物。已證實鐵缺乏與Plummer-Vinson綜合征有關,後者與食管癌和胃癌的發生有關,故鐵缺乏與胃癌的發病有間接關系。

  (2)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近年普遍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發病有關。1994年WHO已將其列為第一類胃癌危險因子。國內外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胃癌發病率與HP感染率呈正相關,HP感染者胃癌危險性較非感染者增高6倍。同時發現胃癌高發區,HP感染年齡提前。我國蘭州10歲以下兒童感染率已達40%~50%,福建長樂市5歲以下兒童竟達50%,明顯高於低發區。在正常胃黏膜中很少能分離到幽門螺桿菌,而隨胃黏膜病變加重,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增高;測定胃癌病人的血清,發現其幽門螺桿菌抗體陽性率明顯高於對照組,為胃癌的危險因素。HP參與胃癌的發生,其機制是多方面的。HP本身的代謝可以產生一些毒性物質,如尿素、磷脂酶等,這些物質可以降低局部環境的酸性並導致上皮細胞損傷,產生慢性萎縮性胃炎;另外HP感染造成胃黏膜炎性細胞浸潤,使氧自由基增多及多種細胞因子釋放,導致DNA損傷及細胞凋亡。多項研究表明HP感染者其胃黏膜上皮細胞凋亡指數明顯增高。細胞凋亡刺激上皮細胞增殖或導致胃黏膜萎縮,是胃癌發生的主要環節。胃癌患者的HP感染率各家報道不一,除與檢查方法和抽樣人群不同有關外可能尚與胃癌的病期、病理類型、病變部位有關。Asaka等發現早期胃癌HP陽性者為93%,明顯高於健康對照者,也高於晚期胃癌患者。有人認為腸型早期胃癌HP感染率高於彌漫型早期胃癌,但也有報告兩者無明顯差別。Menegtti等分析了307例非贲門區(胃窦、胃體、胃底)胃癌患者HP血清抗體陽性率為81%~83%,之間無顯著差異,但明顯高於贲門癌患者。表明胃癌與HP定居部位和炎症有關。Parsonnet提出HP導致胃癌的3種假說:

  ①細菌代謝產物直接轉化胃黏膜。

  ②HP的DNA整合宿主細胞DNA。

  ③引起炎症反應,繼而產生基因毒作用。

  目前大量研究資料支持第三種假說,即以慢性活動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不典型增生—— 胃癌的模式發展。現已公認,萎縮性胃炎多與HP感染有關;HP與腸化的關系也多有研究,Fontham等發現HP感染者腸化生的危險性是非感染者的4.7 倍;一組用PCR法檢測胃黏膜HP的研究結果顯示,異型增生組HP檢出率為89.5%,顯著高於對照組(27.5%)。Recananen對17例HP陽性異型增生進行治療,有7例隨HP清除和炎症好轉異型增生也消失。因此,多數學者認為HP主要是作為啟動因子作用於癌變的起始階段,即在活動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和腸化發展中起主要作用,以後階段是否起作用尚不清楚。一般認為,從接觸病因到胃癌發生約需10~20年,而從胃癌發生到胃癌發展而確診又需相當長的時間。研究表明HP可使上皮細胞增生活躍,既與細菌的毒素(尿毒酶、磷脂酶等)有關,也與宿主的反應(多種細胞因子如TNF、干擾素等)有關。新近研究表明HP可促進胃上皮細胞凋亡而刺激代償性增生。一旦凋亡受抑,癌變可能發生。關於Parsonnet的其他兩種假說資料尚少。最近有人提出從慢性胃炎到胃癌發病的序列學說,即慢性胃炎-萎縮-腸化-異型增生-胃癌,而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最重要病因,胃癌的發生是隨著慢性胃炎進行性發展的一個多步驟、多因素的過程。HP是胃癌發生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它與宿主因素及多種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最終導致胃癌的發生(圖1)。

  (3)真菌:真菌毒素可以誘發大鼠胃腺癌或胃的癌前病變。已證實雜曲霉菌及其代謝產物與N-亞硝基化合物有協同致癌作用。有些真菌也可合成N-亞硝胺。長期食用發霉食物可能是致癌的重要因素。

  (4)血吸蟲病:有報道胃血吸蟲病癌變率可達50%~75%。目前尚未從血吸蟲卵中提取出致癌物質,是否與蟲卵的機械刺激或毒素有關,有待證實。

  (5) 地理環境因素:世界各國對胃癌流行病學方面的調查表明,不同地區和種族的胃癌發病率存在明顯差異。這些差異可能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有些資料說明胃癌多發於高緯度地區,距離赤道越遠的國家,胃癌的發病率越高。也有資料認為其發病與沿海因素有關。這裡有不同飲食習慣的因素,也應考慮地球化學因素以及環境中存在致癌物質的可能。

  我國胃癌綜合考察流行病學組曾調查國內胃癌高發地區,如祁連山內流河系的河西走廊、黃河上游、長江下游、閩江口、木蘭溪下游及太行山南段等地,發現除太行山南段為變質巖外,其余為火山巖、高泥炭,局部或其一側有深大斷層,水中Ca2 /SO4比值小,而鎳、硒和钴含量高。考察組還調查胃癌低發地區,如長江上游和珠江水系等地,發現該區為石灰巖地帶,無深大斷層,水中Ca2 /SO4比值大,鎳、硒和钴含量低。已知火山巖中含有3、4-苯並芘,有的竟高達5.4~6.1μg/kg,泥炭中有機氮等亞硝胺前體含量較高,使胃黏膜易發生損傷。此外,硒和钴可引起胃損害,鎳可促進3、4-苯並芘的致癌作用。以上地理環境因素是否為形成國內這些胃癌高發地區的原因,值得進一步探索。

  (6)其他因素:大量調查資料表明,社會、經濟、地理、心理和飲食行為及習慣等在胃癌發病中有一定作用。高鹽飲食、吸煙也有一定關系。有報道胃癌患者血液、毛發和組織中鉻、钴、硒、銅、錳等的含量和比例發生變化,可能與土壤有關,但缺乏量效關系的確實資料。

  以上就是一些可以導致胃癌的發病因素,可以看出胃癌這個病和我們的生活環境有密切的關系,比如在飲食上,在居住環境上,還有一些真菌等等,都是我們需要重視的發病原因,所以要想減少胃癌發病率,要從根本上去改變這些發病因素。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