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癌 >> 胃癌常識 >> 關於胃癌的簡單介紹

關於胃癌的簡單介紹

  胃癌,是大家最不願意提及,卻又是發病率和致死率極高的一種癌症,隨著醫學的飛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方法被應用在預防和治療上。但是,大家真的了解胃癌麼?針對這種情況,小編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胃癌。

  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占胃惡性腫瘤的95%。胃癌在我國發病率很高,死亡率占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全國胃癌平均死亡率高達20/10萬,男性高於女性,男:女約3∶1。發病年齡高峰為50歲~60歲。世界胃癌的年發病率為17.6/10萬,日本、丹麥等國發病率高,而美國及澳洲則較低,在我國以山東、浙江、上海、福建等沿海地區為高發區。

  大量的普查資料表明,胃癌的發病原因與環境、種族、生活習慣、飲食、遺傳及亞硝胺、微量元素有關,與胃局部病變,如胃息肉、腸上皮化生、萎縮性胃炎等也有關系,但確切原因尚不清楚。

  中醫學雖無胃癌的名稱,但根據胃癌的臨床表現,可歸屬於胃脘痛、反胃、噎膈、伏梁、症瘕積聚等范疇。最早記載,可追溯到《黃?帝內經》。如《素問》指出:“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甚則嘔吐,膈咽不通。”《難經》雲:“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煩心。”《金匮要略》曰:“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反胃。”這些都類似於胃癌症狀的描述。歷代醫家有較多發揮。在病因病機上,隋代《諸病源候論》雲:“榮衛俱虛,其血氣不足,停水積飲,在胃脘則髒冷,髒冷則脾不磨,脾不磨則宿谷不化,其氣逆而成胃反也。”明代《景岳全書》指出:“(反胃)或以酷飲無度,傷於酒濕,或以縱食生冷敗其真陽,或因七情郁竭中氣,總之無非內傷之甚,致損胃氣而然。”在治療方面,《景岳全書》曰:“治反胃之法,……必宜以扶助正氣,健脾養胃為主。”歷代醫家對胃癌的預後也有所認識。《石室秘錄》曰:“反胃之證,雖一時不能遽死,然治之不得其宜,亦必死而後已。”上述論述表明,古代中醫學對胃癌從理論到實踐都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經過上面對胃癌的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認識,中國有一句古話是這樣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想要正確的預防和治療胃癌,首先必須對其有足夠的了解,希望這些內容對各位有所幫助。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