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所謂思慮傷脾,就是指情志失調,容易導致肝、脾、胃功能失調,引起氣血不和,髒腑功能紊亂,這是形成胃癌的病理基礎之一。如果長期緊張、精神抑郁、憤怒、恐懼、心情苦悶,都會誘發胃病乃至癌症的發生。特別是在進餐時與人爭吵或者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會導致對食物的興趣下降,進一步導致消化功能下降,產生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生。從西醫上說,當人長期處在憂郁、壓抑狀態下,人體的免疫功能受到壓抑,結果對癌細胞的抵抗力下降,促進癌的發生和發展。
怎樣預防胃癌?詳情請關注:胃癌保健隨著生活壓力的日益增大,人們經常會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如不及時解除這種緊張狀態,癌症和其他疾病就會因免疫功能下降而乘虛而入。所以,大家應善於及時緩解壓力,靜養心神,積極正確地進行防病保健。
吃出來的胃癌
蔡慎初醫師指出,胃癌在溫州發病率之所以居高不下,這與溫州地區的氣候條件、人們的飲食習慣有一定關系。
溫州氣候溫暖濕潤,容易引起人體腸胃道功能的失調。在飲食上,溫州人普遍嗜好海鮮。海鮮是種偏寒性的食物,約有一半以上的溫州人為脾胃偏寒。所以溫州的胃病的發生率也非常之高。
但很多人會不解,認為自己經常上火,這難道是寒性體質嗎?蔡慎初醫師指出,在胃病中,脾胃虛寒、肝腎不和這兩種症型較為常見,約占了胃病的70%。其明顯特征就是上火、咽喉腫痛、口苦、頭痛等。所以不少人一有上火的症狀就一味去火,吃大量的降火藥,反而傷了脾胃,進而引發胃病.
另外,飲食不規律、經常性過饑或過飽、營養不良等,也是引發胃癌的一大因素。蔡慎初醫師介紹,前不久他的門診來了一個23歲的男青年,是個出租車司機,經常不吃早餐,類似胃病的症狀已經有好幾年了。結果一做胃鏡檢查,發現竟是胃癌。蔡慎初醫師提醒大家,胃也要講保健,不能把胃當“垃圾箱”,隨便填飽肚子就行了。應建立起正常、有規律的飲食習慣,不能饑一頓或飽一頓,遠離焦、熏、腌、霉等致癌食品,盡量少飲酒,不抽煙。
普查率太低
蔡慎初醫師介紹,現在檢出胃癌的病人中,幾乎一發現就是中、晚期了。主要原因是現在普查率太低,體檢中很少有做胃鏡的項目的。而胃鏡是目前檢測胃癌最有效的方法。同時,胃癌開始的症狀不容易被發現,而且與胃病非常相似。胃病的症狀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疼痛、肚脹、打嗝、嘔吐、泛酸等。而胃癌除了有胃病的症狀外,還表現為體重突然減輕、乏力、黑便等。這樣導致早期發現率很低。而胃癌早期的生存率5年以上的可達90%以上,到了胃癌中、晚期,其治療效果就比較差了。所以他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應定期做胃鏡檢查;尤其是患有胃病的人群,更應引起重視。
另外,蔡慎初醫師特別指出,患有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人群,更應及時進行治療,因為這些都是胃癌癌前病變的主要因素,是胃癌的高危因素。尤其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胃癌癌前病變最常見的一類,癌變率在5%左右。如果及時進行治療,可以對胃癌癌前病變起阻斷作用。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如果經過半年治療,往往可以起到逆轉的作用。對於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尤其是伴有不完全大腸腸化,或者伴有中、重度異型增生的人群,更應進行定期胃鏡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