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居首位,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胃癌的預後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下面講解一下關於胃癌的根治術的相關資料。
胃癌手術治療的相關資訊
由於胃癌診斷和治療水平的提高,手術適應證較前相應擴大。目前除了原發灶巨大,固定,腹內髒器廣泛轉移,伴血性腹水呈惡液質者外,只要患者全身情況許可,即使鎖骨上淋巴結轉移,肝髒有轉移結節等,均應爭取剖腹探查,切除原發病灶,減輕症狀。根據國內11734例胃癌手術的統計,手術率為81.8%,總切除率為49.7%。近年來癌瘤切除率已提高至75%左右,主要是Ⅱ、Ⅲ期胃癌切除率的提高。術後服用中藥真情散可以提高治愈率。胃癌手術種類有:
(1)根治性切除范圍應包括原發病灶,連同胃遠端的2/3或4/5,全部大、小網膜,十二指腸第一部分和區域淋巴結以及局部受浸潤的髒器整塊切除,胃或十二指腸斷端無癌細胞殘癌。
(2)擴大根治性切除范圍除了上述內容外,還要切除全胃或鄰近受侵犯的橫結腸、肝左葉、脾髒,胰體尾和贲門左、脾脈管旁的淋巴結等。以上兩種手術方式的選擇直至目前尚無統一意見,主要分歧點是胃切除范圍和淋巴結清除的范圍。
胃癌根治術後的護理要注意什麼
因胃癌根治性切除術後僅殘留小部分胃或全胃切除後空腸間置代胃,進食容受量比原來明顯減少,只有增加餐數,才能彌補食量不足,滿足機體對營養物質的需求。因此患者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進食時間規律,定時定量進餐,堅持少食多餐,以每天5~6餐為宜。主食與配菜應選軟爛且易於消化的食物。千萬不可暴飲暴食。
預防貧血
適當選用動物肝髒、新鮮蔬菜等,以提高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的獲取量。需要注意的是,胃癌手術後,患者易發生缺鐵性貧血,因此可適當食用瘦肉、魚、蝦、動物血、動物肝、蛋黃、豆制品以及大棗、綠葉菜、芝麻醬等富含蛋白質與鐵質的食品,防止貧血。
多食魚肉
術後初期應按照水分、清流、流食、半流、軟食、普食順序進食。流質飲食以米湯、蛋湯、菜湯、藕粉為宜,應避免會誘使腸脹氣的食物。半流質飲食應選擇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肪、新鮮易消化的食物。動物性蛋白最好的來源是魚類,因為魚類不僅蛋白質含量豐富,氨基酸的組成與相互之間的比值都與人體相近,魚蛋白的利用率可達96%,魚的脂肪含不飽和脂肪酸較高,且易為人體消化吸收,所以我們鼓勵多食魚類,如黃花魚、鲫魚等。進普通飲食後應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纖維素高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促進毒素排洩。
少食甜食
1、應補充高蛋白飲食,選擇易消化、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的食物,如魚、雞蛋、蝦、瘦肉、豆制品等,蛋白質供能占總能量的15%~20%,如一個體重70公斤的人,每天可攝入蛋白質70~140克。
2、糖攝入過多,易引起高滲性傾倒綜合征(胃切除術後引起的進餐後的不適症狀)。因此,糖類應適當控制,糖類供能應占總熱量的50%~60%,避免攝入過甜食物,應以澱粉類食物為主。
3、脂肪供能不超過總能量的35%,避免食用畜肉脂肪,應選擇易消化吸收的脂肪,如植物油、奶油、蛋黃等。少數患者術後若發生脂肪痢(指腹瀉時拉出大量脂肪顆粒),應減少脂肪攝入量。
細嚼慢咽
術後胃的研磨功能缺乏,所以牙齒的咀嚼功能應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對於較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應細嚼慢咽。如要進食湯類或飲料,應注意干稀分開,並盡量在餐前或餐後30分鐘進湯類,以預防食物過快排出影響消化吸收。進餐後應側臥位休息以延長食物的排空時間,使其完全消化吸收。
胃癌術後飲食如果能注意上述事項,一定可以減輕患者痛苦,促進傷口恢復,提高生命質量,為下一步治療提供更好的身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