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常規體檢項目裡加入了幽門螺桿菌的檢查,所以很多人都有疑問,查出幽門螺桿菌,到底需不需要治,或者說,什麼情況才需要治?為此,記者采訪了解放軍二炮總醫院內鏡中心主任李長政。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它們寄生在胃黏膜組織中,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有專家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使胃癌的患病危險增加了2.7~12倍;假如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至少有35%~89%的胃癌不會發生。
李長政說,幽門螺桿菌在世界不同種族、不同地區的人群中均有感染,可以說是成年人中最廣泛的慢性細菌性感染,發展中國家約為80%,發達國家約為40%,其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男性略高於女性。我國20~40歲人群感染率為45.4%~63.6%,70歲以上高達78.9%。
現在大部分醫院和體檢中心通過吹氣方式進行檢查。一旦被確認超標,最好做個胃鏡檢查,了解一下胃黏膜的受損傷情況,根據不同損傷程度采取不同治療方案。如果胃鏡下黏膜完全正常,說明人與細菌能和平共處,可以不除菌。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可以治愈的,治療原則以抗生素為主,輔加抑酸劑、铋劑,一般1~2周就能見效。如果療效不佳,則須遵醫囑調整藥物。
李長政指出,經常吃過酸甜、辛辣食物的人,幽門螺桿菌感染幾率較高。這是因為酸甜食物可促使幽門螺桿菌大量繁殖,辛辣食物可形成刺激而損傷胃黏膜,使幽門螺桿菌乘虛而入,引起黏膜損傷而致炎症及潰瘍。有長期飲酒習慣的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也比較高。這是因為飲酒一方面會對胃黏膜形成刺激而引起損傷,另一方面它還會影響黏膜血液供應,降低局部抵抗力,加重感染。
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必須從飲食入手。飯前便後洗手,進食生冷食品要講衛生;集體用餐時最好使用公筷或分餐;家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應暫時采取分餐、用公筷措施,直至完全治愈;平時可多吃點大蒜、蜂膠等,有一定預防效果。如總感覺胃部不適,可到醫院做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查,以防發展成嚴重的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