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發生不僅讓患者非常的痛苦,而且這樣的疾病危害性也相當的嚴重,讓我們的患者非常的痛苦疾病的發生,還有可能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我們需要積極正確的治療和護理,一起來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治療方法有什麼?
中醫學認為上消化道出血是由於火熱犯胃,動血傷絡,或勞倦久病,脾虛失攝而致。故上述諸方中,多為清熱涼血止血;溫陽健脾,養血止血之法。同時也不能忽視離經淤血而適當選用一些化淤之品,如此,才不違血證通治之則。
根據上述諸方,上消化道出血的辨證論治可概括為二類,即“火熱”和“虛寒”。
1、火熱論:
上消化道出血多因突受暑熱,或風寒化熱入裡,熱傷營血,使氣血沸騰,血隨胃氣上逆;或平素嗜食辛辣炙之品,而致燥熱蘊結於胃,胃火內熾,擾動血絡而外溢,或濕熱久郁,或情志抑郁,郁火灼傷胃絡,血隨胃氣上逆而成吐血之證。治以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為法,或化濕或疏肝,皆因證而伍,切勿亂用破血、動血之品。
2、虛寒論:
認為勞倦過度,損傷脾胃,或久病脾虛,脾氣虛弱,或脾胃素虛,復因飲冷,以致寒郁中宮,脾胃虛寒,不能統攝血液,血溢脈外而致吐血。治以溫陽健脾,養血止血為法。常用黃土湯、附子理中湯、側柏葉湯等化裁治療,且不可見“血”即為“熱”而誤投寒涼。
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而嚴重的症候。其發病原因很多,臨床以嘔血與黑便為主要臨床表現。本病歸屬於中醫的“嘔血”、“吐血”等病范疇。從最早的醫籍《素問》和《金匮要略》開始,歷代不少中醫著述對本病的證因治方均有記載。如《素問.厥論》說:“太陰厥逆,僵僕嘔吐。陽明厥逆,喘咳身熱。善驚衄、嘔血。”
《素問.舉痛論》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轎。”《金匮要略》說:“吐血不止者,柏葉湯主之。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嚴用和《濟生方》曰:“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熱所發,蓋血得熱則淖溢,血氣俱熱,血隨氣上,乃吐衄也。”清。唐容川《血證論.吐血》中指出吐血責之於胃,認為:“血之歸宿,在於血海,沖為血海,其脈麗於陽明,未有沖氣不逆上,而血逆上者也……陽明之氣,下行為順,今乃逆吐,失其下行之令,急調其胃,使氣順吐止,則血不致奔脫員。”在治法上提出“止血”、“消淤”、“寧血”、“補血”四條通治血證大綱,對臨床治療本病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醫學認為本病由於火熱犯胃,動血傷絡,或勞倦久病,脾虛失攝而致。故上述諸方中,多為清熱涼血止血;溫陽健脾,養血止血之法。同時也不能忽視離經淤血而適當選用一些化淤之品,如此,才不違血證通治之則。
我們在認真閱讀完文章內容的介紹之後已經了解了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治療方法,只有了解了上消化道出血經的這些治療方法,我們才能夠在後面的時候做到正確治療,避免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爭取早一些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