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其他胃病 >> 胃食管反流 >> 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見症狀

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見症狀

  胃食管反流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很大,往往需要長期治療。病人的反復就診及重復檢查,對有限的醫療資源造成很大負擔,因此近年來日益受到重視。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反酸、胃灼熱感(燒心)等症狀或組織損害,部分病人還可伴有食管外的表現。其內鏡下表現可見食管黏膜糜爛、潰瘍等炎症病變,稱反流性食管炎;但也有相當部分患者雖然具有反酸等症狀,但內鏡下無上述表現,通常被稱為非糜爛性或內鏡陰性的胃食管反流病。該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很大,往往需要長期治療。病人的反復就診及重復檢查,對有限的醫療資源造成很大負擔,因此近年來日益受到重視。

  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見症狀

  1、反酸:每於餐後、軀干前屈或夜間臥床睡覺時,常有酸性液體或食物從胃、食管反流到咽部或口腔。此症狀多在胸骨下燒灼感或燒心發生前出現。

  2、燒心感或疼痛:為本病主要症狀。症狀多在食後1小時左右發生,可放射到肩胛區、頸、耳或上臂;或在身體前屈、仰臥或側臥、劇烈運動時誘發;直立位或服制酸劑後症狀可消失。過熱、過酸食物可使症狀加重。

  3、咽下困難:初期常可因食管炎引起繼發性食管痙攣,出現間歇性咽下困難;後期則可由於食管瘢痕形成狹窄,燒心感或疼痛逐漸減輕而為永久性咽下困難替代。進食固體食物時可在劍突處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本病除可導致食管狹窄、出血等並發症外,還有許多食管外症狀,包括非心源性胸痛、哮喘、慢性咳嗽、聲嘶、慢性聲帶炎、咽喉炎、胃液反流;反流物吸入呼吸道,尚可引起吸人性肺炎、肺纖維化,甚至齲齒等。

  胃食管反流病的成因

  胃食管反流病是與酸或膽汁相關的上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是由於食管對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的防御機制下降,引起攻擊因子酸以及胃蛋白酶、膽鹽、胰酶等對食管黏膜的攻擊作用。胃食管反流病的病理生理機制,主要是由於抗反流防御機制下降和反流物對食管黏膜攻擊作用增強的結果。

  抗反流防御機制下降

  1、下食管括約肌功能失調:下食管括約肌是食管末端長3-4厘米的環形肌束。正常人靜息時為一高壓帶,防止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一些因素可導致下食管括約肌壓降低,如某些激素(如膽囊收縮素、胰高血糖素等)、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等)、藥物(如鈣拮抗劑、安定等)。另外,當懷孕、腹水、嘔吐、負重引起的腹內壓增高及胃內壓增高(如胃排空延遲),均可引起其壓力相對降低而導致胃食管反流。一過性下食管括約肌松弛是近年研究發現影響胃食管反流的一個重要因素。正常情況下當吞咽時,下食管括約肌松弛,食物進入胃內。一過性下食管括約肌松弛是指在非吞咽情況下括約肌出現自發性松弛,而且松弛時間明顯長於吞咽時松弛的時間。因此易出現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

  2、食管清除能力降低:生理狀態下,吞咽後食管體部出現由上向下蠕動,將食物向胃內推進。遇有反流時,內容物使食道擴張,通過神經反射也可促發蠕動,達到清除作用。而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這種清除功能常減弱,酸性的胃內容物長時間作用於食管黏膜產生損害。唾液能有效中和胃酸,到達食管起化學清除作用。各種原因導致的唾液分泌減少,可導致食管炎的發生。如干燥綜合征患者食管炎的發病率非常高。

  3、食管黏膜屏障功能下降:反流性食管炎僅發生在部分有反流症狀的患者。有的反流症狀雖然突出,卻不發生食管組織損害,提示有較強的組織抵抗力。食管組織抵抗力包括上皮前、上皮和上皮後三部分的屏障作用。任何導致食管黏膜屏障作用下降的因素(如長期吸煙、飲酒以及抑郁等),將使食管黏膜不能抵御反流物的損害。

1 2 下一頁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