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概述
胃下垂是指站立時,胃的下緣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至髂嵴連線以下,稱為胃下垂。 輕度胃下垂多無症狀,中度以上者常出現胃腸動力差,消化不良的症狀。臨床診斷以X線、鋇餐透視、B超檢查為主,可以確診。
發病原因
正常腹腔內髒位置的固定主要靠3個因素:
1、橫膈的位置和膈肌的活動力。
2、腹肌力量,腹壁脂肪層厚度的作用。
3、鄰近髒器或某些相關韌帶的固定作用。
凡能影響造成膈肌位置下降的因素,如膈肌活動力降低,腹腔壓力降低,腹肌收縮力減弱,胃膈韌帶、胃肝韌帶、胃脾韌帶、胃結腸韌帶過於松弛等,均可導致下垂。
發病機制
由於病因及原發性疾病和體質的不同,其肌力低下的程度、韌帶松弛的程度存有一定的差異,其下垂程度不同,臨床表現也不同。如無力型者往往伴全身髒器下垂,其懸吊、固定髒器的組織韌帶全部為低張力。而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久臥少動者,往往是腹肌張力下降,膈肌懸吊力不足和胃肝韌帶松弛為主,常不合並全身髒器下垂。
所以飯後不宜久站,每天練練仰臥起坐
除了積極用藥治療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
1. 由於患者多數體質虛弱,治療要從改善身體素質著手。平時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運動量由小到大。太極拳鍛煉對本病也有較好效果。
2. 避免暴飲暴食。選用食品應富營養、易消化,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適當多於蔬菜水果,以增加腹部脂肪積累。嚴重者可減少食量,但要增加餐次以減輕胃的負擔。
3. 飯後不宜久站和劇烈跳動,較重者可半平臥半小時。
4. 每天仰臥起坐鍛煉2~3次,每次10分鐘。.
39健康網( www.39.net)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