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其他胃病 >> 胃下垂 >> 胃下垂X線診斷方法的改進

胃下垂X線診斷方法的改進

胃下垂在臨床上並非少見,但因非器質性病變而多被忽視,專業教科書上並未述及它的診斷標准和方法,專科醫生做出此診斷者不在少數,且多使用測量法進行診斷 [1,2] ,但標准並不統一。臨床上有的取胃大彎,有的取胃小彎,並需參照骨性解剖學標志。到目前為止,X線仍為診斷本病的唯一方法,為探討一種簡便而實用的診斷方法,對其診斷方法進行了改進。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多年來診斷為胃下垂的上消化道鋇劑造影片計218例,男79例,女139例,分別占總數的36.2%和63.8%。年齡最大78歲,最小16歲,平均45歲。均具有相應的臨床症狀。


1.2 方法 站立位時測量十二指腸升部水平段最低點與胃體大彎最低點間的垂直距離,見圖1、圖2,以此為依據,分別以5cm以內、5.1~10cm和10.1cm以上為輕、中、重度胃下垂的診斷標准,得出各自占總量的百分比。並以專業術語“十二指腸水平段低位、中位和高位”來分別表述“輕度、中度和重度胃下垂”的程度。並與常用測量法相比較,得出二者間的差別,以評估其可行性。


2 結果


218例患者,垂直距離低於5cm者即輕度胃下垂者142例,占65.1%;5.1~10cm以下即中度胃下垂者65例,占30.8%;10.1以上即重度胃下垂者11例,占5.1%。與另一學者的方法相比較 [3] ,本測量法測得的實際結果是:低於5cm者的例數,高出21.1%;5.1~10cm以下者的例數高出18.5%;10.1cm以上的例數高出3.6%;三者均高於常用測量方法。


3 討論


胃下垂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胃的位置低於正常的位置范圍,從而導致了一系列相應的臨床表現,如腹脹、腹痛、下墜、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症狀。並可導致蠕動減弱,排空變慢,從而引起慢性胃炎及其他胃部疾患,並往往形成惡性循環。原因多為解剖學的改變,如支持結構的松懈;神經功能的紊亂;排空功能的障礙,如肌肉張力過低、遠端壓迫、胃內容過多等。而在諸多排空功能障礙的因素中,十二指腸升部水平段位置的高低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同時也是能夠用X線檢查方法來發現的原因之一。實驗表明:它的位置高其排空就慢,位置低排空相應就快,並與其程度大致呈正比。以往評估胃下垂的方法是以雙側髂為連線,以胃小彎角切跡距該連線間的垂直距離為依據,視結果來決定下垂的程度 [1~3] ,這樣的結果可能會造成診斷結果偏嚴,造成一些具有臨床表現的患者達不到診斷標准。也容易被造影劑的量和胃的張力影響,致胃大彎極低而小彎相對較高者而致其程度有異。本文使用的測量方法雖然標准基本相同,但測量的部位不同,其結果也有差異。但更加注重消化道本身的解剖學結構標致和功能情況,只要服用適量的造影劑,在站立位時能到達十二指腸升部水平段並保持相對穩定時即可用於測量。並解決了胃本身位置可能並不低而測量數據達到某一標准,而又有相應臨床表現者的診斷問題。根據與以往測驗方法的比較結果分析,筆者認為:出於個體解剖的差異,測量數據在1~5cm者,輕度下垂的診斷可不一定做出,除非有相應較重的臨床表現。另外,測量的數據也並非一成不變,在各組數據的臨界點上,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節,也可以在各組數據的臨界點上順級診斷,如輕-中度或中-重度胃下垂。但不能跨級診斷,如輕-重度胃下垂。不能以測量的數據為由將病情程度硬套,可能更加符合實際。本測量方法簡單、實用,其結果是否適用,有待在實踐中檢驗。


參考文獻


1 謝宗熹.X線診斷學,第3版.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71.


2 夏瑞明,王志業.X線診斷學導讀.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302.


3 馬玉富.胃下垂X線鋇餐餐診斷標准的探討.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01,9(6):462-463.


(編輯建 偉)


作者單位:402160重慶市第二人民醫院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