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漢口的李爹爹(化名)今年62歲,平時愛小酌幾口。最近天氣特別冷,李爹爹見武俠劇中的高手們都是喝酒驅寒,於是每天更少不了喝上幾盅。昨日,兒女回家探望,一家人邊喝邊聊,不知不覺爹爹喝過了量。餐後他覺得胃很不舒服,不一會兒開始猛烈嘔吐,還吐出了血,家人迅速將其送到醫院。經診斷,李爹爹因喝酒過量導致胃出血。
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急診科主任唐忠志介紹,“喝酒暖身”的說法其實並不科學。人們喝酒後確會有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酒精刺激身體表面的毛細血管,使血管變粗,血液加速流向皮膚。在酒精刺激下,人體肝髒等處儲存的血液也會流到身體表面,感到溫暖的只是皮膚表皮。但這種現象只是暫時的,事實上,因身體散熱速度加快而消耗的熱量,比酒精供給的熱量還要多。等酒勁過去,機體貯存的大量熱能散發體外,而因為酒精作用,血管不能及時收縮防止血液散發熱量,身體御寒能力反而下降,使人渾身起雞皮疙瘩,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酒後寒”。
唐忠志介紹,冬天喝少量酒對身體有益,但過量飲酒除了傷胃外,還會傷害肝髒、增加心髒負擔,令血管失去彈性,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不良後果。冬季飲酒首選紅葡萄酒,黃酒次之。避免空腹喝酒,下酒菜應選高蛋白和含維生素多的食物,如新鮮蔬菜、鮮魚、瘦肉等,豬肝最好。切忌用鹵菜、臘腸、熏肉下酒,因為熏臘食品含有大量色素與亞硝胺,與酒精發生反應,不僅傷肝,而且損害口腔與食道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