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胃病病因 >> 幽門螺桿菌 >>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檢測與治療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檢測與治療

  幽門螺桿菌的概述

  根據研究表明,大多數幽門螺桿菌感染發生在童年時期。這種情況常見於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居住環境擁擠和不衛生的地區更容易發生感染。科學家認為,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是造成這種感染的主要原因。通常情況下,可以通過接觸嘔吐物和糞便導致傳染和蔓延。

  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引起胃十二指腸粘膜層的炎症,而這反過來會降低胃酸處理分泌的能力。因此,感染患者往往會存在明顯的消化問題。一些明顯的症狀包括腹部疼痛 ,脹氣, 胃炎和消化性潰瘍。兒童患者的症狀可能包括惡心,嘔吐,嘔吐物中帶血和腹痛。在空腹的情況下,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痛會更糟糕。由於這些症狀往往與其它健康問題很相似,因此采取正確的診斷是實施適當治療方案的關鍵。有時,慢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導致胃癌。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檢測方法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檢查方法很多,主要包括細菌的直接檢查、尿毒酶活性測定、免疫學檢測及聚合酶鏈反應等方法。

  (1)細菌的直接檢查:是指通過胃鏡檢查鉗取胃粘膜(多為胃窦粘膜)作直接塗片、染色,組織切片染色及細菌培養來檢測HP。其中胃粘膜細菌培養是診斷HP最可靠的方法,可作為驗證其他診斷性試驗的“金標准”,同時又能進行藥敏試驗,指導臨床選用藥物。

  (2)尿毒酶檢查:因為HP是人胃內唯一能夠產生大量尿毒酶的細菌,故可通過檢測尿毒酶來診斷HP感染。尿毒酶分解胃內尿毒生成氨和二氧化碳,使尿素濃度降低、氨濃度升高。基於此原理已發展了多種檢測方法:①胃活檢組織尿毒酶試驗;②呼吸試驗;③胃液尿素或尿素氮測定;④15N-尿素試驗。

  (3)免疫學檢測:目前已有多種免疫學檢測方法,通過測定血清中的HP抗體來檢測HP感染,包括補體結合試驗、凝集試驗、被動血凝測定、免疫印跡技術和酶聯合吸附測定(ELISA)等。

  (4)聚合酶鏈反應技術:正常胃粘膜很少檢出HP(0~6%),慢性胃炎患者HP的檢出率很高,約50%~80%,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HP檢出率則更高,達90%以上。

  治療方案的選擇原則

  ①采用聯合用藥方法;②hp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③無明顯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④病人經濟上可承受性。判斷hp感染的治療效果應根據hp的根除率,而不是清除率。根除是指治療終止後至少在一個月後,通過細菌學、病理組織學或同位素示蹤方法證實無細菌生長。

  治療方案的選擇原則是:①采用聯合用藥方法;②hp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③無明顯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④病人經濟上可承受性。判斷hp感染的治療效果應根據hp的根除率,而不是清除率。根除是指治療終止後至少在一個月後,通過細菌學、病理組織學或同位素示蹤方法證實無細菌生長。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診斷有許多方法,如活組織鏡檢、幽門螺旋桿菌的分離培養、快速尿素酶試驗、尿素呼氣試驗、尿氨排出試驗、血清學試驗以及多聚酶鏈反應等。不同醫院采用的方法不同,但大多數醫院采用的方法都是特異、快速的,有些是無創傷的。專家們告誡患者,如感覺胃部不適,應到大醫院去作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檢查,以便及早用藥,及早從消化道清除幽門螺旋桿菌,以防止發展成嚴重的胃部疾病。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可以治愈的。一般的治療原則是以抗生素為主,輔加抑酸劑(铋劑),常用抗生素羟氨苄青霉素、慶大霉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等。患者到醫院檢查後,應按照醫生的指導堅持服藥,並及時檢查療效。

    39健康網( www.39.net)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