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胃黏膜興風作浪的幽門螺桿菌(簡稱Hp),近年發現它並不那麼老實,不僅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有關,還可引起其它器官和組織疾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貧血以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只要消滅Hp,這些疾病可意外改善或恢復。
冠心病、動脈硬化和Hp 近年研究發現,慢性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可以加強各種促進動脈硬化因素的作用。目前了解,Hp感染可以使脂質代謝惡化,發生炎症反應,使冠狀動脈硬化危險因素作用增強,從而使動脈硬化發生發展。另外,血管內皮細胞和抗Hp抗體之間可以發生交叉免疫反應,使血管壁損傷,成為動脈硬化形成因素。如英國醫生發現心肌梗死患者Hp感染率明顯高於正常人群;2001年美國《心髒雜志》曾報道,感染Hp後可使冠狀動脈狹窄。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感染Hp後,並發冠心病的危險高於未感染者4倍以上,與吸煙、高血脂等對冠心病有同樣的影響。
腦梗塞與Hp感染 最近波蘭醫生對80名感染Hp未經控制的患者和80名已經控制的患者進行調查研究發現,未控制Hp感染的患者腦梗塞發病率明顯高於已控制的患者,二者有明顯統計學上的意義。與腦梗塞發病有關的血清中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纖維蛋白原和白細胞介素-8,感染Hp者都明顯高於未感染者。特別是有過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患者更為明顯。另外,頸動脈斑塊是腦缺血的危險因素,由此引起的腦血栓,感染Hp的患者高於未感染者3倍以上。
高血壓與Hp感染近年有少數研究人員報道,感染Hp後可使血壓升高。經除菌後舒張壓有所下降。但其相關原因還不清楚。
Hp感染與缺鐵性貧血 近年Hp感染與缺鐵性貧血關系已被研究人員所證明。據丹麥研究人員對2794名成年人調查研究發現,男性和絕經後女性如感染Hp,則血清中鐵蛋白明顯低於未感染者。而血清中鐵蛋白在30微克/升以下(正常平均為123微克/升)人群,感染Hp者明顯多於血清中鐵蛋白正常人群。感染Hp導致的缺鐵性貧血主要見於兒童和青少年,但也有報道成年人同樣可以發生。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早在20世紀90年代英國《柳葉刀》雜志就曾報道,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簡稱ITP)患者,60%以上Hp呈陽性。據研究,成年人中的ITP患者有半數以上,特別是頑固性患者,經清除胃內Hp後而恢復。因此,研究人員認為,ITP患者特別是成年患者,首先要檢查胃內是否存在Hp,如為陽性,則應首先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抗菌藥物進行抗菌治療。當Hp被清除後,有可能ITP意外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