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胃病常識 >> 幽門螺桿菌愛找三類人

幽門螺桿菌愛找三類人

  俗話說“十人九胃”,胃酸、胃脹、胃痛已經成了當代人的通病。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50%的胃癌與幽門螺桿菌有關,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會增加2~3倍。本期,特邀專家為大家詳細講解,為何小小細菌危害如此巨大,它又最愛“招惹”哪些人。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細菌,屬於革蘭陰性細菌,最愛生長於胃黏膜上皮細胞表面和胃黏液底層,在胃窦部數量最多,胃體和胃底較少。1983年,澳洲內科住院醫師馬歇爾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檢組織中分離成功,幽門螺桿菌是目前所知唯一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微生物。

  幽門螺桿菌能產生多種毒素因子,如黏附因子、酯多糖、尿素酶、空泡細胞毒素和細胞毒素相關蛋白等。尿素酶能破壞胃黏膜屏障,使機體產生炎症和免疫反應,增加胃泌素的分泌,是導致慢性胃炎及胃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幽門螺桿菌感染時間越長,患胃癌的風險越高,感染時年齡越小,以後發生胃癌的可能性越大。在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者被列入早期胃癌篩查對象。

  最愛在餐桌上感染。幽門螺桿菌是“吃進去的細菌”,它的傳染性很強,最常見的傳染方式是通過口—口傳播,或糞—口傳播。最容易在餐桌上感染。在外就餐,如果餐館的碗筷消毒不達標,或幾個人一起吃飯時不使用公筷,互相夾菜,都可能會造成傳染。

  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還有以下幾類:

  1.刺激性食物。此類食物容易導致幽門螺桿菌入侵,由於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致使胃的抵抗力下降,從而導致幽門螺桿菌入侵。

  2.生吃。如今越來越多人開始鐘愛西餐、日餐,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就吃,涮火鍋肉還沒燙熟就下肚了,這就為感染幽門螺桿菌埋下了隱患。

  3.接吻。唾液中也可檢測到幽門螺桿菌,如果情侶深度接吻,幽門螺桿菌的傳播將暢通無阻。 “偏愛”三類人。幽門螺桿菌也有自己的偏好,以下三類人最容易被盯上。

  10歲以下的兒童。我國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兒童中,10歲以下被感染者占40%~60%,且每年以3%~10%的幅度急劇增加;而10歲以上感染者,每年僅以0.5%~1%的幅度緩慢增加。此外,經濟發達的國家或地區,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率低,而發展中國家及貧困地區兒童的感染率較高。而且,患慢性腹瀉、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的兒童,以及孤兒、弱智兒童等弱勢群體,其感染率遠高於同齡的健康兒童。

  處於蝸居之家的人。居住在擁擠家庭環境中的兒童,尤其是與家長共寢者,感染幾率較大。針對陝西地區的一項調查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與家庭住房面積大小呈負相關。有上下水系統的城市家庭,不論成人或兒童,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都低於不具備這種系統的農村家庭。家裡沒有抽水馬桶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危險因素之一。

  處於水污染地區的人。調查發現,飲用池塘水的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於飲用井水者,而飲用自來水的人感染率最低。有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能在河水中生存一周以上,甚至有時能生存一年左右。

  餐具消毒、分餐可預防。預防幽門螺桿菌,最重要是管好個人衛生,防止病從口入。盡量使用公筷,如果家庭成員中有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一定要分餐,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鐘。

  老一輩人以及部分家長喜歡口對口地給孩子喂飯,或將食物嚼碎後再喂。不自覺地用舌頭感知食物溫度,或在喂奶前先用奶嘴嘗一口試試溫度,有些家長還會跟孩子吃同一碗飯。這些習慣都應該摒棄,否則可能將大人口腔內、腸胃裡的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孩子。

  此外,飯前便後必須洗手,避免幽門螺桿菌傳播。情侶間親熱前,要充分清潔口腔。夏季尤其要注意少喝生水、少吃生食(如涼拌菜)。

  到醫院體檢時,可通過胃鏡和碳13尿素呼氣實驗兩種方式有效檢測幽門螺桿菌,後者更加簡單便捷。一旦確診,要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幽門螺桿菌高危人群應每2~3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50歲以下的成年人,需每3年做一次胃鏡;50歲以上者,每2年做一次。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