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胃病常識 >> “胃病”為啥會找上兒童?

“胃病”為啥會找上兒童?

  難受的小肚子

  孩子正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如何合理喂養可是家長的頭等大事,可這個時候偏偏胃病“找上門”來。

  小小“胃病”兒

  5歲的聰聰近半年來,總是說肚子痛,吃飯後腹痛稍有緩解,有時還會吐酸口水。老師和家長一直都沒太在意。在一個周末,聰聰又開始叫肚子痛,並排出了黑色的大便,量較多。第二天,聰聰的父母便帶他到醫院就診。兒科醫生仔細詢問病史,並結合腹部檢查,懷疑聰聰患上了“胃病”,要求他去做胃鏡檢查。聰聰的父母有點驚訝怎麼那麼小的孩子會患上“胃病”?同時又很擔心孩子是否能承受得了胃鏡檢查。但最後,聰聰還是接受了纖維胃鏡檢查,結果證實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在接受了一段時間的正規治療後,聰聰的症狀就消失了,又可以在幼兒園裡活蹦亂跳了。

  強強上一年級了,有一段時間總覺得肚臍周圍有點痛,但每次只痛上一小會兒,持續十多分鐘後就可自行緩解,也無其它不適症狀,大便正常。媽媽曾帶他到幾家醫院就診,化驗大便也沒見到蛔蟲卵,但醫生考慮是腸蛔病,先後三次給予驅治療未見療效。奇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在來到兒童醫院,做了全面體檢以及相關化驗檢查後,經小兒消化內科專家會診,結合電子纖維胃鏡檢查結果,最後確診為器質性再發性腹痛,系慢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致。確診後強強立即進行了抗菌消炎治療,並服用了一段時間的保護胃粘膜的藥物,患兒臨床症狀減輕,腹痛消失,觀察半年間也未見腹痛發作。

  幼兒胃病發病率上升

  近年,某大城市兒童醫院對本市1200例2~14歲兒童進行纖維胃鏡或電子胃鏡(簡稱胃鏡)檢查,結果胃病(醫學上包括各種胃炎或潰瘍)的檢出率為84.3%,其中以淺表性胃炎、十二指腸炎、消化性潰瘍發病率最高,可見胃病已成為學齡(前)兒童常見病,值得家長們引起高度重視。

  消化系統是食物和水分通向機體的通路。人類胃粘膜上皮細胞代謝及更新速度很快,每分鐘約有50萬個細胞脫落而被代之以新生細胞,整個胃粘膜表面每三天就重新更換一次,這充分說明了胃有某些保護機制,為其能從損傷中迅速恢復提供了重要保證。

  小兒胃粘膜有豐富的血管,但腺體和杯狀細胞較少,鹽酸和各種消化酶的分泌較成為少且酶活力低,消化功能差。所以,它受到的各種損傷的機會會更多以致“胃”病,在生病的情況下,胃粘膜會因經不住嚴重侵蝕而發生急慢性損傷,如糜爛、潰瘍和出血等。

  引發胃病因素多

  據觀察,引起小兒胃粘膜損傷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幾種情況:

  “現代”食物

  現代幼兒生活中喜食高熱量、高脂肪食品,如油炸食品等。殊不知,長期攝入這些食物會傷害孩子的胃粘膜,導致胃腸功能紊亂。主要症狀有上腹部飽脹不適或疼痛、嘔吐、腹瀉等症狀。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現已證實,引起小兒急慢性胃炎的病原菌主要是幽門螺旋桿菌。在正常人群中約有50%的人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患者中,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更是高達70%~80%。

  該菌是一種S形微需氧的革蘭氏陰性桿菌,能在人類的胃粘膜上定居,並持續存在,經過若干年後在易感的個體中可造成慢性活動性胃炎、十二指腸或胃潰瘍甚至胃癌。我國是該菌感染的高發區,兒童時期又是感染的劇增期。但是,並非所有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都會得“胃病”。這是因為幽門螺桿菌的致病性不盡相同,而且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的除了幽門螺桿菌外,還有胃酸、膽汁反流、粘膜屏障等多種因素。

  臨床發現,反復腹痛、厭食和消瘦是兒童幽門螺桿菌的三大主要症狀,過去對兒童厭食一般認為是消化不良、積食所致,事實上並非如此。許多患兒常有上腹部疼痛,位於臍上方或周圍,持續時間不長,並可自行緩解的症狀,以後反復出現再發性腹痛為本病特征。

  藥物影響

  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生病,而疾病的治療需要使用藥物。臨床上最常用的藥物有抗生素、解熱鎮痛藥、激素等。一些藥物也會對胃粘膜造成一定的損傷。患兒主要可表現為上腹部疼痛、惡心、反酸,甚至可誘發胃出血,少數病人可伴有腹瀉。

  兒童胃病 防治並重

  合理安排飲食。限制孩子頻繁或過量的食用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鼓勵孩子多食各種蔬菜和水果。炎熱季節,限制冷飲的攝入。此外,也可服些清熱降火的中成藥或煎藥,如夏桑菊沖劑、荷葉、紫蘇、荸荠等,補脾養胃。

  針對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或胃潰瘍,可采用聯合用藥治療。經正規治療後約90%左右的患者都能得到根治,臨床症狀逐漸消失。

  孩子生病用藥時盡可能選擇對胃影響較小的藥物,如果必須使用,一定要加強對胃粘膜的保護,以減少胃粘膜損傷,避免發生糜爛、潰瘍和出血。39健康網(www.39.net)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