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的丁丁(化名)總是喊肚子疼,家長原來以為孩子是逃避做作業,看孩子鬧個不停,就帶著他到醫院來檢查一下,看孩子到底是不是裝病?專家建議丁丁的媽媽去做胃鏡檢查,結果發現幽門桿菌陽性,丁丁不是裝病,他是真的患上了胃炎。南京市中醫院專家表示,兒童胃病並不少見,這幾年還出現了增多的趨勢。醫院最小的一個患兒才22個月。
南京市中醫院兒科唐為紅主任介紹,一般來說,兒童的腹痛意識不明顯,不能准確描述感覺,孩子胃痛常被誤當“肚子痛”,使得很多兒童胃病不能及時被發現。往往檢查出胃炎後,家長都很奇怪,小孩子怎麼會得胃病呢?其實胃病絕非成年人專利,應該引起家長們的重視。經證實,引起小兒胃炎、潰瘍的病原菌主要是幽門螺旋桿菌。成人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超過半數都是在兒童時感染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以“人-人”、“口-口”為主要的傳播方式和途徑,父母感染了,其子女的感染機會比其他家庭高得多。有的父母長輩在給嬰幼兒喂奶時,先自己用嘴試試牛奶的涼熱,還有的家庭所有成員共用一個漱口杯,中國家庭還不習慣用公筷,所有筷子都在一個盤子裡夾菜,這些習慣都不同程度存在著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可能。
另外,洋快餐、油炸食品、可樂、咖啡……相比於每天的正餐,不少孩子更偏愛這類食品和飲料。但這些刺激性的食品和飲料會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油炸食品、洋快餐等高油高脂食物,則會給胃部帶來很大負擔。除了飲食結構,學齡兒童飲食不規律,也是造成胃病高發的重要原因。
不少孩子說自己胃疼腹痛,張開嘴一檢查,發現臼齒表面全都是黑的。小兒換牙期,由於口腔衛生不注意,導致爛牙壞牙,也是不少胃病患兒的致病因素之一。牙齒是消化食物的第一道工序,如果在嘴裡沒有被咀嚼到位,食物到了胃裡,胃的蠕動和胃酸分泌也就不能充分發揮作用,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現問題。
專家強調,兒童生病,很多家長一般會擅自給孩子吃藥,雖然暫時緩解了不適症狀,但有些藥物會導致孩子的胃黏膜損傷。一些比較常見的抗生素和退燒藥,成人服用問題不大,但是孩子可能受不了。家長看這種退熱藥沒效果,就換別的藥來逐個用,無意中將孩子的胃當成了“實驗室”。兒童生病,應該考慮胃部監控,盡可能選擇對胃影響小的藥物,以減少胃黏膜損傷。一些退熱鎮痛藥可以放在餐後吃,或者同食一些護胃藥,避免給嬰幼兒空腹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