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內容物,包括從十二指腸流入胃的膽鹽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病理性反流是由於食管下括約肌的功能障礙和(或)與其功能有關的組織結構異常,以至LES壓力低下而出現的反流,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和並發症。
【病因和發病機制】
(一)抗反流屏障功能低下
①LES壓力低下:LES壓力降低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在生理情況下,當有吞咽動作時LES反射性松弛,壓力下降,通過正常的食管蠕動推動食物進入胃內,然後又恢復到正常水平,並出現一個反應性的壓力增高以防止食物反流;當胃內壓和腹內壓升高時,LES會發生反應性主動收縮使其壓力超過增高的胃內壓,起到抗反流作用。如因某種因素使這種正常的功能發生紊亂時即可引起胃內容物反流人食管。
②LES周圍組織作用減弱 如:缺少腹腔段食管,致使腹內壓增高時不能傳導腹內壓至LES使之收縮達到抗反流的作用;小嬰兒食管角(由食管和胃贲門形成的夾角、His角)較大(正常為30°~50°);橫胳腳肌鉗夾作用減弱;隔食管韌帶和食管下端粘膜辯解剖結構發生器質性或功能性病變時等,均可破壞其正常的抗反流功能。
(二)食管廓清能力降低 正常情況下,食管廓清能力是依靠食管的推動性蠕動、唾液的中和作用、食丸的重力和食管粘膜下分泌的碳酸氫鹽等多種因素發揮其對反流物的清除作用 以縮短反流物和食管粘膜的接觸時間;當食管蠕動振幅減弱、或消失、或出現病理性蠕動時,食管通過蠕動清除反而物的能力即下降,同時也延長了反流的有害物質在食管內的停留時間,增加了對粘膜的損傷。
(三)食管粘膜的屏障功能破壞 屏障作用是由粘液層、細胞內的緩沖液、細胞代謝及血液供應構成。反流物中的某些物質(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次為十二指腸反流入胃的膽鹽和胰酶)使食管粘膜的屏障功能受損,粘膜抵抗力減弱,引起食管粘膜炎症。
(四)胃、十二指腸功能失常 ①胃排空功能低下使胃內容物和壓力增加,當胃內壓增高超過LES壓力時可誘發LES開放;胃容量增加又導致胃擴張,致使贲門食管段縮短,使抗反流屏障功能降低。②十二指腸病變時,贲門括約肌關閉不全導致十二指腸胃反流。
【臨床表現】
(一)嘔吐 新生兒和嬰幼兒以嘔吐為主要表現。 80%以上患兒生後第一周即出現嘔吐,輕重程度不一,多數發生在進食後,有時在夜間或空腹時,嚴重各呈噴射狀;嘔吐物為胃內容物,有時含少量膽汁,也有表現為溢乳、反刍或吐泡沫。年長兒以反胃、反酸、嗳氣等症狀多見。
(二)反流性食管炎 常見症狀:①燒灼感:見於有表達能力的年長兒,位於胸骨下端,飲用酸性飲料可使症狀加重,服用抗酸劑症狀減輕;②咽下疼痛:嬰幼兒表現為喂食困難、煩躁、拒食,年長兒訴咽下疼痛,如並發食管狹窄則出現嚴重嘔吐和持續性咽下困難;③嘔血和便血:食管炎嚴重者可發生潰瘍和糜爛,出現嘔血或黑便症狀。
(三)Barrette食管 即食管下端的鱗狀上皮被增生的柱狀卜皮所替代。其主要合並
症為食管潰瘍、狹窄和腺癌。潰瘍往往較深可發生食管氣管瘘。
(四)其他全身症狀
1、吸入綜合征 反流物直接或間接引發呼吸系統疾病,表現為反復呼吸道感染 慢性呼吸道疾病、難治性哮喘、反復發作的吸入性肺炎、早產兒呼吸暫停和窒息、嬰兒猝死綜合征等。
2、營養不良 見於80%左右的患兒,主要表現為體重不增和生長發育遲緩。
3、其他 如:聲音嘶啞、中耳炎、具窦炎、反復口腔潰瘍、齲齒等。
部分患兒可出現精神、神經症狀:①Sandifer綜合征:是指病理性GER 患兒呈現類似斜頸樣的“公雞頭樣”的姿勢,同時伴有胃食管反流、杵狀指、蛋白丟失性腸病及貧血;②嬰兒哭吵綜合征:表現為易激惹、夜驚、進食時哭鬧等。
【診斷】
GER臨床表現復雜且缺乏特異性,僅憑臨床症狀難以區分生理性GER或病理性GER。目前,依靠任何一項輔助檢查均很難確診,必須采用綜合診斷技術。凡臨床發現不明原因反復嘔吐、咽下困難、反復發作的慢性呼吸道感染、難治性哮喘、生長發育遲緩、營養不良、貧血、反復出現窒息、呼吸暫停等症狀時都應考慮到GER存在的可能性,必須針對不同情況,選擇必要的輔助檢查,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