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發現,引起胃炎的常用藥物主要有水楊酸制劑(阿司匹林、復方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腎上腺皮質激素、抗菌消炎藥物(如復方新諾明、四環素、紅霉素),其他藥物如洋地黃、利血平、抗組織胺藥等,也可引起胃炎的發生。為什麼會引起胃炎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破壞了胃粘膜上皮細胞的脂蛋白層。長期口服刺激性藥物(水楊酸制劑)可引起氫離子因滲至粘膜內,擴大粘膜損傷,促使胃粘膜被胃蛋白酶消化,造成糜爛和出血。同時,水楊酸在胃內酸性環境下,量多時能直接破壞胃粘膜上的上皮細胞的脂蛋白層,以致胃粘膜屏障被破壞,導致炎症的發生。
2.降低了胃粘膜腺體的分泌,改變了腺體分泌的成分,削弱胃粘膜屏障的保護作用,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了胃粘膜上皮細胞的再生。如長期大量服用強的松,即可引起胃炎和胃腸道潰瘍,甚至穿孔。
3.抑制胃粘膜分泌前列腺素E。前列腺素E有保護胃粘膜的作用,當前列腺素E抑制或分泌減少時,可造成胃粘膜損傷,發生炎症,常常是服用保泰松、消炎痛之後。
有胃炎史者應盡量選擇腸溶性的藥物,如腸溶阿司匹林、紅霉素等,或改為注射,盡量不口服。服用非腸溶性藥物的患者,一定要在飯後服藥。長期服用有刺激性的藥物者,一定要同時服用保護胃粘膜的藥物(如氫氧化鋁之類),還要控制劑量。
解熱鎮痛抗炎類藥物:主要的有阿斯匹林、撲熱息痛、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等,止痛片是上述幾種藥的混合物,這類藥物在胃內可直接破壞胃粘膜屏障,損傷胃粘膜,產生急性胃炎或胃出血。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類:如強的松、地塞米松、可的松等,這類藥物有促進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高酸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使用上述藥物後,會誘發加重病情,嚴重者可出現胃出血和穿孔。
另外,洋地黃、碘劑、四環素、氯化胺、奎寧、利血平、組織胺等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胃粘膜的作用。
一般來說,在胃病的急性期、活動期,禁用上述藥物。但在胃病的穩定期、緩解期,如果必須使用以上藥物的話,怎麼辦呢-
首先,應在飯後服藥,避免空腹服藥,這樣,能減少藥物與胃粘膜的直接接觸,從而減少胃粘膜的損害。還可在服藥前,先服用胃粘膜保護劑,如硫糖鋁、麗珠得樂、胃速樂、胃舒平、胃必治、甲氰米胍、得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