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炎 >> 急性胃炎 >> 急性胃炎常識 >> 臨床上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

臨床上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

  胃炎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消化道疾病,該病往往遷延不愈。在臨床上,胃炎患者經常會出現胃脘隱痛脹悶、胃中有燒灼感、嗳氣頻繁、反酸、口臭症狀。做胃鏡檢查時可發現該病患者的胃黏膜會出現充血、腫脹或糜爛等情況。病程較長的該病患者其胃黏膜會發生萎縮,並伴有腸化生(或小腸化生,或大腸化生)。
  
  醫學研究證實,導致胃炎的根源是幽門螺桿菌(Hp)感染。但不少胃炎患者經過抗菌治療後,其體內的幽門螺桿菌已由陽性轉為陰性,可胃脹、嗳氣、反胃、舌苔膩等症狀仍然存在或反復出現。這大多是由於患者體內的溫熱未清、胃氣不和所致。
  
  中醫認為,“胃得降則和”、“諸嘔吐酸,皆屬於熱”,故治療胃炎常見的嗳氣、反酸等症應堅持清熱化濕、理氣降逆的原則,宜用輕清流動之藥,忌用黏鹹呆滯之藥,以防助濕礙胃。
  
  下面就介紹一些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胃炎的中藥
  
  黃連、吳茱萸: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是瀉心火的主藥(這裡所說的心火實際上是指胃火或胃熱)。藥理研究證實,黃連是一味治療消化道炎症的中藥廣譜抗生素。將黃連與具有溫中降逆功效的吳茱萸合用,可起到辛開苦降、制止疼痛的作用,對由胃氣上逆引起的胃痛、反酸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另外,黃連與山楂(能促進胃酸分泌,且有抑菌的作用)合用,可治療萎縮性胃炎。
  
  蘇梗、佛手片:這兩味中藥當屬治療胃炎的首選藥,兩者均有行氣和胃的功效,可消除患者胃脹、嗳氣等症狀。若患者的舌苔較膩還可加用藿梗,以加強化濕的作用。另外,藿梗和蘇梗合用還有抑菌的功效。
  
  砂仁、陳皮:這兩味中藥具有化濕理氣的功效。砂仁是一味芳香健胃藥,與陳皮合用,不僅可增強患者胃腸的運化功能,還有抑菌、抗潰瘍的作用。但砂仁中含有揮發油,不宜久煎,在煎藥時需後下。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