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炎 >> 慢性胃炎 >> 慢性胃炎常識 >> 慢性胃炎的基礎知識

慢性胃炎的基礎知識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本病常見,發病率隨年齡增長。

  病因可能是:長期服用非甾體炎消炎藥以及酗酒;十二指腸液的反流;抽煙;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長期服用對胃粘膜有強烈刺激的食物或藥物,如濃茶、烈酒、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和某些藥物。此外尚有年齡因素、胃粘膜營養因子缺乏、遺傳因素等。

  慢性胃炎分為以下7型:

  ①紅斑/滲出型胃炎;②平坦糜爛型胃炎;③隆起糜爛型胃炎;④萎縮型胃炎;⑤出血型胃炎⑥腸-胃反流性胃炎;⑦皺壁增生型胃炎。

  臨床表現

  慢性胃炎的症狀無特異性,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無臨床症狀。

  慢性胃炎的病程遷延。病程長短不一,可半年至數十年不等,症狀時輕時重。可因天氣變化,特別是秋冬季節易犯病,過涼過硬食物如油炸食物、勞累、精神因素均可引起症狀加重。

  約50%以上的病人常上腹不適、悶痛、燒灼痛、飽脹感,無明顯節律性,一般進食後較重。食欲不振、嗳氣、反酸、惡心、打嗝,飯後上腹部脹滿或隱痛等消化不良症狀亦較常見。部分病人食欲不受影響,但進食稍多腹脹症狀明顯加重。

  有胃粘膜糜爛者可有少量或大量上消化道出血,長期少量出血可引起缺鐵性貧血。A型胃炎可出現明顯厭食、全身衰弱、疲軟、體重減輕、神情淡漠。典型惡性貧血時,可出現舌萎縮和周圍神經病變,如四肢感覺異常。B型胃炎的胃腸道症狀較明顯,特別在有膽汗反流時,有時頗似消化性潰瘍,可有反復小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嘔血。體征多不明顯,有時上腹有輕壓痛。

  治療

  多數淺表性胃炎症狀可自行消失,經過數月或數年病變也可完全恢復。

  消除病因:應去除各種可能的致病因素或加重病情的因素,如戒煙酒,減少食鹽攝入;糾正不良飲食習慣,避免對胃有刺激的飲食,飲食宜軟易消化,避免過於粗糙、過於濃烈的香辛料和過熱、過冷飲食。

  要養成細嚼慢咽,以達到易於消化、減輕對胃刺激的目的,少吃鹽漬、煙熏、不新鮮食物;以及停服某些刺激胃粘膜的藥物,特別是阿斯匹林等非甾體類消炎藥;有鼻腔和咽部慢性感染灶應予以清除、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者應避免將痰液咽下。

  藥物治療:

  ①保護胃粘膜藥常用的藥物有膠體次枸橼酸铋(CBS)、硫糖鋁、思密達、麥滋林-S、氫氧化鋁凝膠、胃膜素及蓋胃平等。

  ②調整胃腸運動功能藥物上腹飽脹用胃復安或多潘立酮等。打嗝、腹脹或有返流現象為主者,可用胃動力藥,如胃復安、嗎叮林或西沙必利(普瑞博思)。

  ③抗生素如果胃鏡檢查發現幽門螺桿菌實驗陽性,應服用抗生素,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慶大霉素、呋喃唑酮、鏈霉素、卡那霉素、四環素、士霉素等,都有清除HP的作用,一般可選用兩種,常與胃粘膜保護劑和制酸劑聯合應用。

  小兒慢性胃炎的症狀與病因

  說起慢性胃炎,人們會以為這是成年人的常見病,可是近來它竟頻頻出現在兒科門診病房裡,而且有漸漸增多的趨勢。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