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學包括藥物(特別是非甾體類消炎藥),酒精和急性應激,如嚴重疾病患者。少見原因包括輻射,病毒感染(如巨細胞病毒),血管損傷和直接創傷(如鼻胃插管)。
內鏡下,可見為粘膜的點狀表面糜爛,不累及深層,多伴有一定程度的出血(多為粘膜下瘀點)。
急性應激性胃炎是糜爛性胃炎的一種,可見於嚴重疾病患者,臨床上由胃和十二指腸粘膜損傷導致上消化道明顯出血的比例增加。危險因素包括嚴重燒傷,中樞神經系統創傷,敗血症,休克,伴有機械通氣的呼吸衰竭,肝和腎功能衰竭和多髒器功能障礙。急性應激性胃炎的其他預測因素包括患者在重症監護病房的住院時間及期間未接受腸道營養的時間長短。總之,患者的病情越嚴重,發生明顯出血的危險性就越高。
嚴重患者發生急性糜爛性胃炎的病理機制可能為胃粘膜屏障功能減弱。胃粘膜的血流減少和可能伴有的酸分泌增加(如燒傷,中樞神經系統創傷和敗血症)可促進粘膜炎症和潰瘍的形成。
症狀、體征和診斷:
通常,患者可能因為病情太重而說不清胃部症狀,即使症狀存在,常是輕度的和非特異性的。首發的明顯體征常為在鼻胃吸引時出現血液,一般發生在嚴重應激反應的最初2~5天內。
[1]'>下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