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炎 >> 胃炎治療 >> 慢性胃炎食療方

慢性胃炎食療方

  (1)人參煨豬肚

  豬肚1個,人參15克,干姜6克,蔥白7根,糯米150克。將豬肚洗淨,蔥折去須切段,糯米洗淨,一起放入豬肚內,用線縫合。沙鍋內加水,將豬肚放入鍋內,先用武火燒沸,撇去湯面上的浮泡,改用文火煮至極爛熟。空腹溫食。具有治療胃虛寒症,胃脘冷痛,食欲不振,大便瀉洩的作用。

  (2)蓮子粥

  蓮子50克,糯米50克,紅糖1匙。蓮子用開水泡脹,削皮去心,倒入鍋內,加水,小火先煮半小時備用。再將糯米洗淨倒入鍋內,加水,旺火10分鐘後倒入蓮肉及湯,加糖,改用小火炖半小時即可。作早餐或下午當點心吃。有補中燥濕、健脾暖胃、止瀉斂汗、安神固精之效。適合於胃寒怕冷,遇冷則瀉、睡眠不佳的患者。

  (3)瑞香湯

  山藥120克,烏梅、甘草各30克,陳皮、木香各3克。將以上諸藥為末,每次取適量做湯服食,每日2次。主治肝脾不和、胃脘脹痛、大便溏薄等。

  (4)桂圓石斛湯

  桂圓5-10個,石斛10克,白糖少許。桂圓去殼,同石斛一起放鍋中,加水,加白糖,小火燒沸一刻鐘即可,不可久煮。作點心吃,具有補脾健胃、補心益智、除煩熱的功能。胃熱重出現舌苔黃者,可加入洗淨的竹菇6克同煮。

  (5)小茴香粥

  小茴香30克,粳米200克。將小茴香裝於紗布袋內扎口,入鍋加水先煮半小時或40分鐘棄藥包,再加入洗淨的粳米及適量水同煮至熟。酌加精鹽、味精調味即可。早晚服用。健脾開胃,行氣止痛。適用於脘腹冷痛、慢性胃炎、納差等症。

  (6)山藥羊乳羹

  山藥50克,新鮮羊乳500毫升,白砂糖或蜂蜜適量。將山藥在鍋中炒至微黃,軋碎輾為細末;將羊乳燒沸,加入山藥末和白砂糖攪勻即成。每日1次。益氣養陰,補腎健脾。適用於慢性胃炎、呃逆反胃等的食療調補。

  (7)玉參焖鴨

  淨鴨1只(約2000克),玉竹20克,沙參20克,各種調料適量。將玉竹、沙參洗淨,切片,混合加水煮,提取2次得玉竹、沙參濃縮汁約40毫升;鴨子由背部劈開,洗淨,放盆內,加入鹽、料酒、蔥各少許,入籠蒸至熟爛;鍋內注入原湯、鴨子、玉竹和沙參濃縮汁、精鹽、料酒、白糖、蔥,文火焖至鴨肉熟爛,將鴨子切成適宜的塊,按原體形排於盤中,原湯用雞油、澱粉勾成汁,澆上即成。食肉喝湯。滋補胃陰虛。適用於胃陰虛所致的慢性胃炎。

  (8)平菇炖肉

  豬精肉250克,鮮平菇250克,料酒、食鹽、蔥段、姜片、生油各適量。先將豬肉洗淨,入沸水鍋略氽片刻;然後把肉塊放入鍋中加入料酒,擺上蔥節,姜片,注入清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後改用文火炖至肉熟爛,倒入平菇熟透入味即成。佐餐食用。本品具有改善人體新陳代謝、增強體質、防癌、抗癌之功效。適用於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病症。

  胃病患者還應注意

  第一,細嚼慢咽,避免急食,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後者能稀釋和中和胃酸,並可能具有提高黏膜屏障的作用;

  第二,有規律地定時進食,以維持正常消化活動的節律;

  第三,當急性活動期,以少吃多餐為宜,每天進食4-5次即可,但一旦症狀得到控制,應鼓勵較快恢復到平時的一日三餐;

  第四,飲食宜注意營養,但無需規定特殊食譜;餐間、睡前不吃零食;在急性活動期,應戒煙酒,並避免咖啡、濃肉湯和辣椒、醋等刺激性食品,以及損傷胃黏膜的藥物;

  第五,飲食不要過飽,以防止胃窦部的過度擴張,從而增加胃液的分泌,加重胃病。

  胃酸過多應少吃巧克力等食品

  患有胃食道逆流性疾病患者,胃內的食物或胃液會反流(逆流)至食道,而造成不適。患者的症狀大多是飲食後彎腰或躺下時會有泛酸、燒心、吞咽困難、口腔酸苦等感覺。造成胃食道反流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下食道無法適當地發揮功能,胃液反流到食道。

  不宜食用的食物:巧克力、咖啡、辛辣、薄荷、柑橘、蕃茄、全脂牛奶及洋蔥等。

  宜食用的食物:高蛋白(禽蛋)、含纖維食物(蔬菜、谷類)、易於消化的米粥等。

  分餐制讓你少得胃病

  研究發現,亞洲人共用飯碗、筷子和菜盤的習慣使得胃潰瘍在家庭成員中極易交叉感染,其發病率要遠高於分餐制的歐美國家。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於肝炎等傳染性疾病較為重視,而對於胃潰瘍等細菌感染性疾病則往往忽視,共用碗筷進餐的現象普遍。其實,碗筷最易感染細菌,據檢測,人們常用的每個飯碗和每雙筷子上感染的細菌可達1600-3000個。當人們共用碗筷時,唾液裡的細菌可通過飯碗、筷子等餐具互相交叉傳染、傳播。這也是習慣與家人共用碗筷進餐的人胃潰瘍感染率和發病率較高的重要原因。

  對此,專家建議,家庭成員在與家人共同吃飯時應采用分餐制,而不要共用餐具,提倡個人專碗專筷,這是有效防止幽門螺旋桿菌交叉感染的一個重要措施。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