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是指胃粘膜呈多發性糜爛(常伴有出血)為特征的胃粘膜炎症。病因多樣,包括急包性應激、藥物、缺血、膽汁返流和幽門螺桿菌。大多無症狀或僅有消化不良的表現,少數出現劇烈的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等症狀。胃出血常見,一般為少量、間歇性,可自止;但也可發生大出血引起嘔血和(或)黑糞。一般在大出血後24-48h內進行急診纖維胃鏡檢查可確診。臨床上給予治療原發病、消除病因、制酸、護胃、止血等處理。常見的護理問題有:①組織灌注量改變;②有體液不足的危險;③恐懼;④知識缺乏。
組織灌注量改變
[相關因素]
上消化道出血。
[主要表現]
脈壓差減少或血壓下降、脈搏細數、面色蒼白、出冷汗、肢冷等。
血紅蛋白下降。
[護理目標]
有效循環血量增加,心輸出量增加,病人表現為生命體征平穩。
[護理措施]
觀察嘔血或黑便的量、性質、次數、顏色及時間。
測血壓、脈搏、呼吸,每小時1次,密切觀察尿量、末梢循環、肢體溫度、皮膚彈性等。
詳細記錄24h出入液量。
遵醫囑定血型,交叉合血。
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快速輸液,以補充血容量,必要時輸血。
准備好一切急救藥品和用物。
監測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等。
[重點評價]
血壓、脈搏、尿量、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等指標。
24h出入液量是否平衡。
有體液不足的危險
[相關因素]
頻繁嘔吐。
上消化道大出血。
禁食
[主要表現]
病人訴口渴,易發生脫水征。
[護理目標]
體液攝入充足,病人表現為尿量正常,粘膜濕潤,皮膚彈性良好。
[護理措施]
評估體液不足的表現,如口渴、眼眶下陷、皮膚彈性差、尿量減少等。
因大出血、頻繁嘔吐不能經口攝入足量的飲食和水分者,靜脈補充高營養及水分。
遵醫囑補充液體和電解質,合理安排輸液種類,根據脫水程度、年齡以心功能情況調節輸液速度。
遵醫囑對症處理:嘔吐頻繁者給予胃復安、嗎丁啉等;大出血者使用止血藥、制酸劑,如立止血、止血敏、雷尼替丁等。
[重點評價]
皮膚粘膜的濕度及彈性。
尿量及尿比重。
恐懼
[相關因素]
出血。
環境改變。
胃鏡檢查。
[主要表現]
病人主訴害怕出血,擔心治療的效果及疾病的預後;害怕陌生的環境。
病人感緊張不安,失眠。
害怕或拒絕胃鏡檢查。
不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護理目標]
病人主訴恐懼感減輕或消失,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護理措施]
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以減輕病人的恐懼感。
安慰體貼病人,囑臥床休息,保持安靜。
讓病人了解疾病的起因、誘因、發生發展過程,治療、護理計劃及預後。
耐心聽取病人的傾訴,鼓勵同種病人之間進行經驗交流,以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
大出血時,醫護人員應爭分搶秒地進行搶救,同時應保持鎮靜,做到有條不紊;及時清理血跡,傾倒床旁嘔吐物或引流物,避免不良刺激,以消除恐懼氣氛。
胃鏡檢查前,耐心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能配合醫生順利完成檢查。
必要時留親屬陪伴。
對情緒極度緊張不安、嚴重失眠者可遵醫囑予鎮靜劑,如安定、魯米那等。
指導病人放松技巧,如緩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聽音樂、看書報等。
[重點評價]
病人情緒是否穩定。
睡眠型態的改變。
能否配合各種檢查、治療及護理。
知識缺乏
[相關因素]
缺少信息。
缺乏指導。
[主要表現]
不能遵循飲食治療原則 。
詢問或尋找疾病的有關資料。
恢復期可因飲食不當再致出血。
[護理目標]
病人能說出飲食與疾病的關系。
能掌握正確服藥方法。
[護理措施]
鼓勵病人對疾病及疾病的治療、護理計劃提問,傾聽其訴說,了解病人對疾病知識的認識程度。
指導病人的飲食:
進食應定時,不可暴飲暴食。
出血嚴重、嘔吐頻繁時禁食,症狀緩解後可從流質開始,逐漸過渡到普食。
避免過冷、過熱、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濃茶、咖啡等飲料。
勸病人戒煙、忌酒。
用藥知識指導:
禁用或慎用消炎痛、阿司匹林、強的松等藥物。
某些藥物,如硫糖鋁、吉胃樂、嗎丁啉、西沙比利等須飯前服用,其中硫糖鋁應嚼服,吉胃樂服用0.5h內不飲水。
[重點評價]
病人能否遵守飲食和生活的健康指導。
能否正確掌握服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