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炎 >> 胃炎治療 >> 治療胃炎 莫要跟著廣告走

治療胃炎 莫要跟著廣告走

  胃炎患者的一封求助信

  我今年49歲,是一個老胃病患者。33歲開始得胃病,當時年輕扛得住,工作也很忙,就沒有把它當一回事,雖然時不時發作一下,但挺挺也就過去了。可是最近幾年來,我的胃病越來越嚴重而且發作頻繁,經常感覺胃悶痛、飽脹、泛酸,餐後尤其明顯,弄得我心神不寧,坐立不安,做什幺事都沒有精神。晚上睡眠也常常受到影響。

  我到醫院做過多次電子胃鏡檢查,檢查結果都差年多,胃鏡報告單上描述為“食道黏腹色澤形態正常,贲門光整、齒狀線清晰,胃底黏液稍濁、量中等,胃體黏膜充血。胃角弧形光滑,胃窦部黏膜皺鬟略粗亂,黏膜紅白相間、以紅為主,蠕動可,幽門圓形開閉佳,十二指腸球部及降部上段未見漬瘍及疤痕;幽門螺桿菌(HP)陽性”。胃鏡診斷是“慢性淺表性胃炎”,每次胃鏡的診斷結論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語句的描述次序稍微換了一下。

  我看過很多醫生,吃了好多藥,從最初的雷尼替丁到現在的洛賽克,基本上人家講什麼藥好我就吃什麼藥,廣告上說什麼藥好我也吃什麼藥,可我的胃病就是不見好轉;而且我聽說慢性淺表性胃更會轉變成慢性萎縮性胃炎,而後者又可轉變成胃癌,這讓我及家人萬分焦慮,不勝其煩。

  我想請教:①胃鏡檢查報告說明了什麼,到底准不准確?②慢性霄更應該如何進行系統的規范治療?

  的確,許多慢性胃炎患者存在這些疑惑。

  胃鏡檢查,診斷胃病的可靠方法

  在消化內科疾病中,慢性胃炎是最常見的一個病種,常表現為胃痛、飽脹、泛酸等症狀,其發生首先與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有關。近年來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慢性胃炎的發生密切相關,90%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都合並有HP感染。另外還與飲食不當、營養缺乏、藥物刺激、膽汁反流等因素有關。

  胃鏡檢查是診斷各種胃病的最可靠方法。在胃鏡檢查過程中,胃被照得通明透亮,不僅可以憑肉眼清楚地看到胃的形態和黏膜色澤的改變,還可以在胃鏡檢查的同時,鉗取小塊胃黏膜組織到顯微鏡下做病理檢查,以進一步了解胃黏膜的細微病變,有利於及早發現病情。

  正常人的胃,在胃鏡下可肴到胃黏膜色澤均勻鮮艷、光滑柔軟、細致,顏色為淡橘紅色,表面附有一層透叫黏液,除胃底有時可見到血管網外,正常胃黏膜不應見到血管顯露。

  胃鏡下,慢性胃炎分為淺表性胃炎(非萎縮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兩種。慢性淺表性胃炎在胃鏡下可見胃黏膜表面有充血、水腫、粗糙不平,呈花斑狀紅白相可、以紅為主的變化,可有白或黃色分泌物附著,有時可見局限性糜爛和小的出血點;顯微鏡下表現為胃黏膜上皮層和復有層的表層有炎性細胞浸潤,而胃腺體正常,因此,來信患者上述的胃鏡檢查報告單上的描述與診斷是致的。

  治療胃炎,不應跟著廣告走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