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炎 >> 胃炎治療 >> 慢性胃炎從“髒腑”論治

慢性胃炎從“髒腑”論治

溫佰勝 2005-12-13 13:07:47 中華中西醫雜志 2004年3月第5卷第5期

 慢性胃炎屬中醫的“胃脘痛”、“痞證”等范疇。往往無典型及特異的臨床表現,大部分表現為反復發作的中上腹不規則的隱痛,或燒灼痛,或鈍痛,並常伴有惡心嗳氣、飽脹、納呆等症狀。饑飽失常,勞累過度,情志不遂,天氣變化等因素都可誘發上症。本病病位因在胃,但病機錯綜復雜,多表現為虛中夾實,寒熱錯雜,髒腑受累。故對本病的治療,不同醫家各有側重,雖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發揮且取得一定療效,但始終不盡人意,為了提高療效,本文試從“髒腑”論治角度進行探討,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 理論依據

1.1 從肺論治 《素問·經脈別論》雲:“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又謂:“飲入於胃,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引”。又有“肺為五髒六腑之華蓋,為水之上源”。“諸氣者皆屬於肺’。《臨證指南醫案·胃脘痛》:“初病在經,久病入絡”。《景岳全書·心腹痛》:“胃脘痛證,多有因食、因寒、因氣不順者,然因食因寒,亦無不皆關於氣”。故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必賴肺氣之宣肅暢達,若肺失宣肅之職,必見脾與胃氣機升降乘違,樞機失和,以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水顯郁滯。健運傳化失宣而生胃病。究其緣由,蓋脾胃腸肺對水谷精微之布化運營密切相關。董氏 [1] 等報道通過理肺以治胃腸病,獲常法難收之效。鄒氏 [2]等報道慢性胃炎從肺論治,收到滿意的療效。

1.2 從肝膽論治 《素問·靈蘭秘典》雲:“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素問·六節藏象論》:“肝者,罷極之本”。《素問·寶命全形論》:“土得木而達”。《靈樞·四時氣》:“邪在膽,逆在胃”。《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木郁之發,……民病胃脘當心而痛”。《沈氏尊生書·胃痛》:“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氣相乘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景岳全書·痞滿》:“怒氣暴傷,肝氣未平而痞”。肝主疏洩、主藏血,在五髒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其疏洩功能不僅可以調暢氣機,協助脾胃之氣的升降,而且還與膽汁分泌有關。膽汁亦可助消化。胃為“水谷之海”,主受納、腐熟水谷,其氣主降,與脾相表裡。在五行中肝屬木,脾(胃)屬土,木克土。只有肝的疏洩調暢,才能保證脾胃受納、腐熟和運化功能的正常。故《血證論》雲:“木之性主於疏洩,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疏洩之,而水谷乃化。”肝與胃在生理上密切相關,在病理上也互相影響。蔡氏 [3] 等報道慢性胃炎從肝辨治取得事半功倍的療效。

1.3 從心腎論治 《素問·至真要大論》:“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寒收引,皆屬於腎”。《素問·舉痛論》:“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脈,脈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素問·宣明五氣篇》:“心為噫”。《靈樞·本神》:“腎藏精,精捨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髒不安”。張景岳指出:“蓋五髒之本,本在命門;神氣之本,本在元精”。所以全身之陽氣是人體功能活動的動力,而一身之陽氣最重要的是心、腎之陽氣。若心陽虛,氣血不暢,則氣虛生痰瘀。精滿則氣旺。氣旺則神明。腎虧不能化生氣血(陽統於陰)。加之,腎氣不足,則脾乘心侮,腎氣有余,則傳心侮脾;脾氣不余,則傳腎傷肝,脾氣不足,則肝乘腎侮;心氣有余,則傳肺傷腎,心氣不足,則腎乘肺侮。這充分說明脾胃與心腎關系之密切。而且,心主血脈,腎藏精液(含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精血充足則更利於激發脾胃之功能(陽氣)。心主火屬陽,心陽不足則身冷,完谷不化;腎主水屬陰,腎為胃之關,脾胃之運化腐熟,全賴腎陽之溫煦,故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不能生脾土,而脾胃虛寒,飲食少進或嘔惡脹滿或反胃膈塞或惡寒怕冷或脘腹痛或大便不實。反之脾胃虛寒,日久必損及腎陽。胃喜潤惡燥,腎寓真陰真陽,腎之真陰乃諸陰之本,先天之腎賴後天之胃以滋養,後天之胃靠先天之腎以生化。若腎陰虧耗,腎水不足,不能上濟於胃或胃陰虧損,久則耗傷腎陰,而成胃腎陰虧,陰虛作痛。李氏 [4] 等報道通過調節心腎治療萎縮性胃炎64例總有效率為92.2%。

1.4 從脾胃論治 《素問·靈蘭秘典》:“脾胃者,倉廪之官,五味出焉”。《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引”。《素問·刺禁論》:“脾為之使,胃為之市”。《素問·至真要大論》:“諸濕腫滿,皆屬於脾”。《靈樞·本神》:“脾藏營,營捨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髒不安,實則腹脹經溲不利”。《靈樞·營衛生會》:“中焦如漚”。《難經·四十九難》:“飲食勞倦則傷脾”。《蘭室秘藏·中滿腹脹》:“脾濕有余,腹滿食不化”,又有“或多食寒涼,及脾胃久虛之人,胃中寒則脹滿,或髒寒生滿病”。《證治匯補·痞滿》:“大抵心下痞悶,必是脾胃受虧,濁氣挾痰,不能運化為患”。《素問· 痺論》:“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胃為陽土,喜潤惡燥,為五髒六腑之大源,乃多氣多血之腑,主受納腐熟水谷,其氣以和降為順。脾與胃相表裡,同居中焦,共奏受納運化之功,脾氣之升,胃氣之降,胃之受納腐熟,賴脾之運化升清,所以胃病常累及脾,脾病常累及胃。但胃為陽土,其病多實,脾屬陰土,其病多虛,所以脾氣健運與否,在胃痛的發病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孟氏 [5] 等采用東垣補土法辨治慢性胃炎399例,近期治愈309例,占77.2%;顯效54例,總顯效率為90.7%。

2 分型論治

2.1 氣機郁滯 症狀:胃脘痞滿脹痛,常欲呼氣為快;或見呃逆頻繁,舌苔薄白,脈沉澀。治法:疏肝肅肺,升調氣機。方藥:柴胡疏肝散。在常規疏肝理氣和胃的同時,酌情加用宣肺利膈之品,以改善肺氣宣肅功能,常加用蘇梗、青皮、陳皮、紫菀等提高療效。

2.2 寒邪客胃 症狀:胃脘暴痛,痛勢較劇,得溫則舒,泛吐清水,綿綿不已,苔薄白,脈弦緊。治法:溫中止痛,宣肺散寒。方藥:良附丸加蘇葉、生姜、桂枝、細辛、防風、羌活等,以宣肺散寒驅邪外出。

2.3 水濕為患 症狀:脘腹脹滿,口膩納呆,身重體倦,便爛不爽,舌苔厚膩,脈滑。治法:行氣健脾,宣肺化濕。方藥:三香湯加減。

2.4 瘀血阻滯 症狀:胃脘刺痛,痛有定處,拒按,食後較甚或吐血便血,舌質紫暗或有瘀斑。治法:疏肝理肺,活血通絡。方藥:失笑散合丹參飲,並酌情加入疏通肺絡之蘇梗、枳殼、郁金、佛手、玫瑰花之類;若因肺氣虛弱,宗氣不足所致者,可取人參、北芪補益肺氣。

2.5 飲食積滯 症狀:胃脘脹悶,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吐後較舒,大便不爽,得矢氣及便後稍舒,舌苔膩,脈滑。治法:消食導滯,行氣止痛。方藥:保和丸。可加桔梗、紫菀、瓜蒌仁、枳實等。

2.6 胃陰不足 症狀: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口干咽燥,心煩低熱,大便干燥,舌紅少苔,脈細數。治法:滋陰益胃,佐金平木。方藥: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可加入鳳凰衣、玉蝴蝶效更佳。

2.7 脾胃虛寒 症狀: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受涼後發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納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治法:溫中健脾,和胃止痛。方藥:黃芪建中湯。如寒盛者可用大建中湯;若脾虛濕盛者,可合二陳湯;若兼見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形寒肢冷等心腎陽虛證者,可加附子、肉桂或合用腎氣丸、右歸丸之類助腎陽以溫脾和胃。

2.8 傳變化熱 症狀:胃脘灼痛,嘈雜灼熱,口干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治法:洩熱和胃。方藥:丹栀逍遙散加減。

3 通常達變

病之初多屬實證,多為寒凝、食積、氣滯,且三者之間相互影響;繼續發展,寒邪郁久化熱;食積日久,變生濕熱;氣郁日久化火,氣滯而致血瘀,還可出現寒熱互結等復雜現象。且日久耗傷正氣,由實轉虛,或陽虛、或陰虛,或轉為虛勞之證;或氣滯血瘀,瘀久生痰,瘕內生;或血熱妄行,或久瘀傷絡,或脾不統血引起便血、吐血等都是胃痛的常見轉歸。因此臨床時應謹遵辨證論治的原則,通常達變。

慢性胃炎從髒腑論治只是一種方法的探討,意在希望能給醫家以啟示,為拓寬視野,提高療效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董可寶.論理肺以治胃腸病.安徽中醫臨床雜志,2002,6(14):208.

2 鄒立華,廖志鋒.慢性胃炎從肺論治深析.湖北中醫雜志,2002,

24(10):22. 3 蔡雅麗,王彩琴.慢性胃炎從肝辨治之體會.陝西中醫,2002,23(8):768.

4 李培英.調節心腎法治療萎縮性胃炎64例.河南中醫,1997,17(3):169.

5 孟國棟,孟彥榮.東坦補土法辨治慢性胃炎399例體會.內蒙古中醫藥,2002,6:30.

作者單位:516005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第二人民醫院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