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潰瘍 >> 胃潰瘍常識 >> 急性糜爛性胃炎如何治療

急性糜爛性胃炎如何治療

  在醫學中,糜爛是一種常見的症狀,指皮膚、黏膜處局限於黏膜表層的淺表性壞死性缺損;而較深的壞死性缺損,超過黏膜肌層則稱為潰瘍。

  人體有許多肉眼直接或間接可見的器官病變會表現為糜爛,如表面皮膚糜爛、宮頸糜爛、生殖器糜爛等;通過內窺鏡等輔助設備可以觀察到的則包括氣管黏膜糜爛、食管黏膜糜爛、胃黏膜糜爛、腸黏膜糜爛等。臨床上以急性糜爛性胃炎最常見。

  引起糜爛性病變的原因有很多,如創傷性外力作用(機械摩擦、燒傷等)、化學物質刺激(酸或鹼、藥物、酒精等)、病菌感染、局部血管攣縮,或因閉塞導致缺血、營養不良,以及應激或精神長期高度緊張、吸煙,都可以引起不同的糜爛症狀。

  急性糜爛性胃炎又稱出血性胃炎、急性胃潰瘍,其成因包含內外雙重因素。外源性因素如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內源性因素可能為嚴重感染、嚴重創傷、大手術、過度緊張勞累、十二指腸—胃反流等。

  此病發作較急,常有上腹痛、脹滿、惡心、嘔吐和食欲不振等,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表現為嘔血及黑便,出血常為間歇性。大量出血可引起暈厥、脫水、酸中毒或休克,並伴有貧血。輕者可無症狀,僅在胃鏡檢查時發現,特別是發病24~48小時內。如果超過48小時,病變可能已不復存在。

  一旦患上急性糜爛性胃炎,需積極治療原發病,除去可能的致病因素。多數情況下,只要病因去除,胃黏膜糜爛和出血就能自行愈合及止血;少數患者黏膜糜爛可發展為潰瘍,並發症增加,但通常對藥物治療有不錯的反應。需要提醒的是,由於糜爛病變一般較淺,治愈後通常不留疤痕,但如果刺激因素持續存在,反復刺激局部皮膚或黏膜,上皮在多次反復的修復、增生過程中,可能會對組織器官的功能造成不良影響,有發生異常增生甚至癌變的風險。因此,無論何時都不能對致病因素放松警惕。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