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以上腹部疼痛為最主要的、典型的臨床症狀。一般認為這種疼痛症狀產生是發下原因引起的:
1.胃酸刺激潰瘍面,導致疼痛發生。
消化性潰瘍的上腹部疼痛發生於進餐後一段時間,即當胃液酸度達到高水平之際。早在20世紀初,國外有學者觀察到將少量鹽酸注入胃潰瘍患者的胃內時,則可引起疼痛。由此,1908年Bonnillger首先提出了胃酸刺激便是消化性潰瘍疼痛原因的理論,並提出上述方法可作為一項診斷消化性潰瘍的試驗。
2.胃酸作用於潰瘍,引起化學性炎症反應,以致潰瘍壁和基底部神經末梢的痛阈降低。
有關的動物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實驗動物的胃粘膜對機械性或化學性刺激的痛黨均不敏感。但當胃粘膜發炎時,則局部受機械性或化學性刺激便可產生疼痛反應。提示消化性潰瘍的疼痛與潰瘍病灶局部的炎性反應有關。
3.病變區肌張力增強或痙攣,對痛覺敏感的潰瘍可起加重疼痛的作用。
國外學者Carisoll在研究胃內壓時發現,消化性潰瘍的疼痛與胃內壓波的升高同步。因而認為胃壁肌緊張度增高與十二指腸球部痙攣均是潰瘍疼痛的原因。有學者進行了胃運動生理的研究,觀察到胃窦部、幽門括約肌和十二指腸第一段呈協調性運動。由此推斷潰瘍病的持續性燒灼樣痛,是由於潰瘍周圍水腫與炎症區域的肌痙攣,或潰瘍基底部與胃酸接觸所引起。但是,鹽酸與胃蛋白酶混合物在人體正常皮膚上卻產生一種麻醉作用,這表明潰瘍病患者的疼痛,胃酸起間接的作用,即病變區肌張力增強或平滑肌痙攣對痛覺敏感的潰瘍起了加重疼痛的作用。
消化性潰瘍上腹疼痛位於胸6~11脊神經傳導范圍,是一種內髒性疼痛,其疼痛的典型特征為:
1.長期性
消化性潰瘍發生後可自行愈合,每於愈合後又好復發,故其上腹部疼痛具有長期反復發作的特點。整個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長達一二十年,甚至更長。
2.周期性
上腹部疼痛呈反復周期性發作,是消化性潰瘍的特征之一,此點十二指腸潰瘍比胃潰瘍更為明顯。上腹部疼痛的發作可持續幾天、幾周或更長,繼以較長時間的緩解,然後又復發。通常一年四季都可發作,但以春、秋季節發作者多見。有的患者經反復發作以後病情漸趨嚴重,表現為發作頻繁,發作持續時間延長,緩解期相應縮短。也有的病人連續幾年頻繁發作之後,復發次數減少,潰瘍愈合。
3.節律性
節律性上腹疼痛是消化性潰瘍特征表現之一。由於疼痛的發生與潰瘍面接觸胃酸和胃酸的酸度有關,食物是引起胃液分泌的主要原因,故消化性潰瘍疼痛與飲食之間的關系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和節律性。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常在兩餐之間和夜間出現,進食後可以減輕。胃潰瘍疼痛多在餐後1小時左右出現,經1—2小時後逐漸緩解,下次進食後重復出現,夜間疼痛較十二指腸潰瘍少見。
在一天中,凌晨3點至早餐的一段時間胃酸分泌最低,故這段時間內很少發生潰瘍疼痛。
4.疼痛的部位
消化性潰瘍疼痛常位於上腹中部、偏左或右側。胃潰瘍疼痛的位置多在中上腹稍偏高處,或在劍突下和劍突下偏左處。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也多在中上腹,或在臍上方,或在臍上方偏右處。通常,疼痛症狀大致反映潰瘍病灶所在的位置,但並不十分准確可靠。
在無並發症的潰瘍,疼痛常無放射。當發生並發症時,如穿透性潰瘍或潰瘍穿孔,常出現向背部的放射痛,或向腹部其他部位的放射痛,甚至向肩部的放射痛。
5.疼痛的性質和程度
消化性潰瘍上腹疼痛可表現為隱痛、鈍痛、刺痛。燒灼樣疼痛或脹痛。病人的感受可以不是真正的疼痛,而是一種“壓迫感”、“堵脹感”、“燒灼感”、“饑餓感”。
病人的痛阈和對疼痛的反應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疼痛的性質和程度。無並發症的病人疼痛多不劇烈,可以忍受。偶爾也有疼痛較重者。約10%的病人在病程中不覺疼痛,直至出現並發症時才就診,稱為無痛性潰瘍。
影響消化性潰瘍疼痛症狀的因素有:
1.年齡
老年人的消化性潰瘍疼痛往往較輕,這與老年人的感覺比較遲鈍有關。
2.並發症
並發症的發生常改變消化性潰瘍疼痛的性質和強度。例如,出血後疼痛常緩解;急性穿孔時疼痛極為劇烈;發生梗阻時,典型的空腹疼痛常被上腹脹滿感或痙攣性疼痛所取代。
3.精神刺激
劇烈的精神刺激可明顯加重或誘發消化性潰瘍的疼痛症狀。應用暗示療法可提高潰瘍病患者的痛覺阈值,從而減輕或緩解疼痛症狀。
4.飲食影響
暴飲暴食可加重消化性潰瘍的疼痛症狀;進餐或飲牛奶可減輕消化性潰瘍疼痛。
5.勞倦影響
過度勞累可加重消化性潰瘍的疼痛症狀;適宜休息則可使其疼痛症狀減輕。
6.季節影響
春、秋季節潰瘍病疼痛症狀加重,亦有人報道秋末冬初氣溫較低的季節潰瘍病疼痛症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