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癌 >> 胃癌常識 >> 胃癌病理生理胃癌病理生理

胃癌病理生理胃癌病理生理

  我國癌腫中消化道癌最多,其中又以胃癌最多,而且有增加趨勢。胃癌死亡率由70年代的15/10萬增加到近年25.21/10萬。我國胃癌主要源於萎縮性胃炎,特別是B型。一組60例胃癌手術標本用卷席粘膜大切片法,對癌旁胃粘膜連續病理學檢查,胃窦部 萎縮性胃炎為100%。全國60個多個單位胃癌病理協作組分析3146例胃外科檢查標本及112例屍檢材料,結果顯示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微小 癌、小胃癌以及胃息肉等病變的檢出率在胃癌高發區均較低發地區為高,提示這些病變與胃癌的發病成正相關。全國胃癌協作組病理組總結建國30年來胃癌研究工作,早期胃癌的起始部位及癌粘膜的形態,其腸化生的發生率高達96.2%~100%,故在早期胃癌的病理生理變化與慢性胃炎相近似,前已述及。這裡所論述胃癌的病理生理,主要是進展期胃癌的病理生理。

  (1)胃酸分泌功能:

  多數學者報告胃癌病人的無、低酸率為78.0%~90.3%,其中無酸率高達 65.0%~68.3%。以往以無游離酸即為無酸,不能准確反映胃癌病人的胃酸分泌狀態。故有人在確診的胃癌病人術前施行加大組織胺試驗定最大酸排量(MAO)並與正常人對比無明顯差別。提示胃窦部萎縮性胃炎對加大組織胺試驗MAO值無明顯影響。一般認為胃癌時胃酸低下,酸的分泌障礙程度受癌旁胃 粘膜所左右,尤其是壁細胞或稱鹽 酸細胞所在部位胃體損傷的程度有關。國內慢性以胃窦部為主,胃體部慢性胃炎是由胃窦部小彎為中心向上及兩側壁大彎擴展至胃體致使胃體的壁細胞受損,所以胃癌病人的胃酸分泌障礙程度主要取決於胃體部萎縮性胃炎的上升性擴展的范圍和程度,以及胃癌病灶侵犯胃體部的范圍和程度。飲食中含有高濃度的硝酸鹽,在胃酸過少或胃酸缺乏時,胃內細菌的硝酸還原作用可以使唾液中的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與能夠亞硝化的胺類形成致癌的亞硝胺。分析一組306例胃癌患胃酸,無胃酸者占69.68%,經用胃酸刺激劑後無酸率降至49.34%。晚期和較大胃癌無酸者多,胃體癌無酸率高於胃窦癌。無酸者手術切除低,5年存活率14.8%,而有酸者5年存活率45%。

  (2)內因子缺乏:

  由於壁細胞分布的部位主要在胃體腺各部,與上述同樣原因,只要胃體部被胃癌病灶廣泛的損傷或伴有嚴重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時,由於壁細胞的破壞,壁細胞所產生的糖蛋白(內因子)不能與維生素B12結合,致使維生素B12不能在腸內吸收,收到骨髓內紅細胞成熟障礙,因而發生貧血。此外,引起胃癌貧血的另一個原因是胃癌病灶潰破引起胃內長期慢性出血。

  (3)胃泌素減少:

  胃泌素是由G細胞所分泌。正常G細胞主要分布在胃窦幽門腺體內。國內萎縮性胃炎以胃窦最多見,當萎縮性胃炎加重時,G細胞數減少,只在正常人的1/10。因之胃泌素減少,從而使壁細胞分泌鹽酸減少,實驗研究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TRH)能抑制胃泌素釋放和胃酸分泌。主細胞分泌胃蛋白酶也減少。胃粘膜萎縮變薄,G細胞數量更減少,組織胃泌素濃度降低。胃癌以胃窦胃小彎最多見,其癌旁胃粘膜100%呈萎縮性胃炎,故表現無胃酸或胃酸減少,是由於胃泌素減少所致。當胃內pH>4~5以上即有能還原硝酸鹽的混合菌群生長,使食物中的硝酸鹽轉變為亞硝酸鹽與仲胺生成亞硝胺。

  (4)胃蛋白酶原(PG):

  人胃粘膜存在7種電泳上泳動速度不同的胃蛋白酶原,並根據免疫化學性質的不同分成兩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1~5)由胃底粘膜主細胞(又名胃酶細胞)產生;胃蛋白酶Ⅱ(胃蛋白酶6和7)除胃底粘膜主細胞分泌外,也存在於窦部粘膜和近端十二指腸粘膜,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均存在天血清中,而尿中僅有胃蛋白酶原Ⅰ,稱為尿胃蛋白酶原。隨著組織胺劑量增加,與胃酸分泌的同時,胃蛋白酶原的分泌也增加。胃蛋白酶原同功酶是胃癌的 標志酶,也是癌細胞分化酶。不同分化的胃腺癌組織胃蛋白酶原同功酶基因表達減弱或不表達,胃蛋白酶活力下降。胃蛋白酶原與泌酸細胞分泌的酸相混合時轉變為胃蛋白酶。而當萎縮性胃炎、胃癌及胃切除後,胃粘膜不能分泌胃蛋白酶原時,血漿和尿中的胃蛋白酶亦降低。

  此外亦報告胃癌患者胃液內β-葡萄糖醛酸酶活力增加者高達69%~93.3%。而乳酸脫氫酶(LDH)74%~90%胃癌患者超過正常。胃癌細胞LDH增加主要是乳酸脫氫酶同功酶LDH5的增加。其代謝功能是催化無氧代謝,使腫瘤適應缺氧的增長。它可使胃癌細胞產生乳酸增多,局部pH下降,因而可能通過增強Q酸性水解酶的作用,間接地促進胃癌細胞的浸潤和擴散。故近來有根據胃腸道腺上皮細胞的分泌功能和從酶學角度對胃癌細胞器標志酶的觀察,提出胃癌功能分類。為了減少胃癌病人抽血檢查的痛苦,有人報告有尿液標本中檢測芳香基硫酸酯 酶活性變化,發現胃癌患者尿中芳香基增高,而且與胃癌的轉移、復發及病情的輕重有著密切的關系。

  (5)胃癌微量元素變化:

  銅是細胞內多種酶的成分,與腫瘤的關系較為密切。胃癌組織中銅含量明顯高於正常組織。尤其是血清中的銅升高明顯,而且隨胃癌病期進展而升高,有淋巴結及肝髒轉移者也明顯高於無轉移者,而在胃癌切除後血清銅有明顯下降。鋅在胃癌組織含量明顯低於胃的良性病變及 胃癌周圍組織。而且鋅的含量是隨病理變化的 順序而有順次下降的趨勢:胃癌周圍組織>潰瘍>異型增生>腺癌>未分化癌>粘液性癌。一般認為胃癌組織中鋅含量下降可能是癌變的結果。胃癌患者血清鋅含量也明顯低於對照組,而當胃癌切除後血清鋅含量也明顯低於對照組,而當胃癌切除後血清鋅含量回升極為顯著,其中77%達到正常對照組水平。血清銅/鋅比值升高對胃癌具有特異性。而當胃癌切除後銅/鋅比值下降極為顯著。

  (6)胃癌與粘液:

  正常胃粘膜主要分泌中性粘液。胃粘液癌包括粘液癌和印戒細胞癌。癌細胞分泌粘液在性質和數量上均較正常有明顯不同,應用凝集素檢測癌性粘液糖蛋白的糖基受體,以探討其生物學特性,是近年的一項新發展。胃粘液癌常伴粘液分泌異常增多,癌性粘液易溶解周圍間質成分,是侵襲力強的因素。分化型胃癌屬腸型 。未分化型屬彌漫型。胃粘液癌屬未分化型。癌性粘液多含唾液酸或硫酸粘液,但胃粘液癌絕大多數分泌酸性粘液,故具有更高的侵襲力。

  (7)前列腺素E(PGE):

  根據臨床研究,隨著癌腫生長可產生大量 的前列腺素。胃癌病人血漿和癌灶胃粘膜前列腺素E含量都 高於正常人,以印戒細胞癌更顯著,PGE升高程度與胃癌組織病理惡性程度有關。胃癌切除前血漿PGE來自胃癌組織。手術發現淋巴結轉移病例,無論血漿或粘膜內PGE含量都 明顯高於早期胃病或正常人,而術後復發病 例血漿PGE高於未復發病例均值的4倍。但由於吞噬細胞和淋巴細胞都參與身體防腫瘤的活動,而這些細胞常伴有前列腺素增高,故不能證實前列腺素僅來源於腫瘤細胞。

  (8)胃癌雌激素:

  乳腺癌患者癌組織雌激素受體(ER)的檢測對選擇治療方案、判定預後具有指導意義,已為大家所接受。ER廣泛存在於子宮內膜,乳腺等靶器官內,而非靶器官胃正常粘膜不存在ER,但在胃癌組織中雌激素受體陽性率23.7%~35.4%。證明胃癌細胞內確實存在與雌二醇有特異性結合的蛋白質,可能是ER在胃粘膜癌變過程中合成的異常蛋白質。未分化型胃癌陽性率高達61.5%,分化型僅占18.2%,認為未分化癌中出現ER系胚胎時基因的去阻抑現象.另外與胃癌轉移率、5年生存率的關系等都表明雌激素在部分胃癌的發生、發展中有明顯的刺激作用,癌細胞的生長及惡性度對雌激素有一定的依賴性。有報導內分泌療法對部分胃癌有效,是通過調節雌激素水平及應用受體抑制劑來延緩胃癌的生長。

  (9)甲狀腺激素的變化:

  血清甲狀腺激素濃度的變化不獨具於甲狀腺疾患。發現有些惡性腫瘤患者,血清甲狀腺素有顯著的變化,有一組43例胃癌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γT3)高於正常對照的發生率為83%,T4和游離T4(FT4)也明顯高於正常對照。而T3均值與T3/γT3比值都明顯低於正常。血清γT3隨病情加重逐漸增加而T3/γT3比值隨病情加重下降。當胃癌經手術切除後γT3可恢復至正常。故γT3的測定有益於手術療效的觀察,而T3/γT3比值的測定可作為術前預測癌腫是否轉移的參考。胃癌患者呈現低T3、高γT3血症的確切病理生理意義尚不清楚。可能是胃癌患者降低機體代謝和消耗的自我保護機制。

  (10)免疫抑制:

  胃癌患者在腫瘤負荷下有效攝入減少,消耗增加,加之腫瘤本身可以產生的一些免疫抑制因子的作用,免疫系統常處於抑制狀態。現在認為胃癌患者血中的免疫抑制因子產生於胃癌組織或和胃癌細胞接觸的淋巴細胞和噬菌體等,是一種酸性蛋白,能抑制植物血凝素反應,動物實驗發現有助長腫瘤增殖的作用。檢查證明胃癌患者不僅T淋巴細胞數量減少而且功能亦明顯受到抑制。另外血清IgG 、IgA、IgM水平也降低,說明胃癌患免疫力的下降是細胞和體液的全面受損。這種情況往往隨著病期進展而加重。手術分創傷、化療及放療亦可有一過性的免疫力下降加重。

  (11)胃癌的體液免疫:

  胃癌與體液免疫的關系較為密切。B淋巴細胞在抗原刺激下,最終轉化成抗體產生細胞,多為幼漿細胞,過渡型漿細胞和典型漿細胞,均有合成免疫球蛋白的功能,故也稱免疫球蛋白產生細胞。直接測定胃組織中抗體產生細胞的多少及其分布,可以了解機體對胃癌特異性抗原所起的免疫反應。正常胃粘膜IgG產生細胞占31.6%,在胃癌組織中IgG所產生細胞則顯著增加,占56%。而距胃癌灶3cm的癌旁粘膜IgG產生細胞是癌組織的3.5倍。

  IgA有分泌型(S IgA)和血清型(IgA)兩種類型。

  正常胃粘膜以IgA產生細胞為主,占55.1%。S IgA是由兩個單體與一個分片組合而成雙體的分泌型IgA,分布在胃腸粘膜表面形成免疫屏障,阻止細菌和病毒的吸附並抑制其生長,防止抗原性物質進入粘膜。所以在胃腸道中的IgA是以分泌型IgA的形式存在。S IgA在胃液中的完整與否受pH條件的制約,在pH5.0以上S IgA含量穩定,即使胃蛋白酶原正常存在,但由於不被激活也無消化活性。國內報道胃癌陽性率68.1%~87.0%。

  (12)胃癌的細胞免疫:

  機體的免疫力,尤其是細胞免疫功能和腫瘤的發生、發展有密切的關系。所謂細胞免疫是指胸腺依賴性小淋巴細胞,即T細胞在抗原作用下產生的一種特異性免疫反應。

  1)周圍血淋巴細胞:

  周圍血淋巴細胞絕對計數可作為惡性腫瘤病人免疫狀態評價的客觀指標之一。胃癌患者周圍血淋巴細胞絕對計數是減少的,而且隨著胃癌病期進展減少的越顯著。正常人形態學法檢查,淋巴細胞轉化率一般在60%~70%。而胃癌患者淋巴細胞轉化率是降低的。有報道胃癌術前轉化率在40%以上時,施行根治手術是有可能的,相反低於30%以下時,往往只能作姑息性治療。淋巴細胞轉化率和胃癌預後密切相關,轉化率低者病情 發展迅速預後差。淋巴細胞殺傷腫瘤細胞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淋巴細胞移動與腫瘤細胞膜緊密接觸;第二個階段在鎂離子參與下淋巴細胞和腫瘤細胞牢固粘著;第三階段在鈣離子參與下腫瘤細胞質膜被破壞,腫瘤細胞碎裂。白細胞介素Ⅱ(IL-2)是由T4、T8兩個淋巴細胞亞群產生的,機體對抗腫瘤免疫監視系統中,一個起樞紐作用的調節因子。它可調動各種免疫細胞的抗癌功能,尤其是它能誘導淋巴細胞轉化為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LAK細胞),對實體瘤等自然殺傷不敏感的腫瘤具有較強的殺傷作用。胃癌患者IL-2活性明顯低於正常人。而且與胃癌病理分型與病程發展、療效觀察及預後判斷有一不定期意義。白細胞介素-2受體(IL-2R)為一種易穿膜性蛋白,可進入血液循環。成為血清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受體(SIL-2R),仍具有受體的活性,能與IL-2R競爭結合IL-2。胃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顯高於正常對照及良性胃病。而且與胃癌分化程度,有無淋巴及腹內髒器轉移,判斷病情及預後提供了新的生物學指標。

  2)巨噬細胞吞噬功能:

  巨噬細胞的吞噬和消化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機體的免疫狀態。有報導健康人30例,吞噬百分比為54.25%,而胃癌患者68例為36.59%。表明胃癌患者的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明顯減低。癌患者的無細胞滲液或血清能使正常人的巨噬細胞吞噬能力降低,而惡性腫瘤患者,手術切除腫瘤後,巨噬細胞吞噬能力可有不同程度的回升。這提示癌症病人可能其體液中存在某種抑制因子引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降低。巨噬作用激素(Tuftsin)是脾髒產生的一種天然性吞噬作用促進肽,其結構為蘇氨酸—賴氨酸—脯氨酸—精氨酸,有免疫抗感染和抗腫瘤作用。巨噬細胞能提呈抗原,並能分泌白細胞但素-1(IL-1)等活性物質以調節、控制淋巴細胞的增殖分化。巨噬細胞具有吞噬作用激素的特異性受體,Tuftsin能迅速特異性的與巨噬細胞結合,增加其活性及其與T淋巴細胞的接觸,從而提高巨噬對腫瘤細胞的殺傷破壞 作用,促進T淋巴細胞的細胞毒作用,殺傷腫瘤細胞。Tuftsin提高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的活性,是與各種脾效應細胞產生的NK細胞刺激因子和干擾素等有關,但也不能排除其直接刺激NK細胞的可能。動物實驗正常大鼠外周血淋巴細胞與脾細胞的NK活性相近,經白細胞介素-2刺激後,均可產生明顯的LAK活性,提示正常情況下脾髒內不存在抑制因素。脾細胞的NK活性及其對白細胞介素-2刺激反應性均具較高水平;與正常大鼠相比,胃癌大鼠外周圍血淋巴細胞與脾細胞的NK、LAK活性均較低下,尤以脾細胞為甚;比較胃癌大鼠外周血淋巴細胞與脾細胞的殺傷細胞活性,可進一步發現無論是NK或LAK細胞活性,均以脾細胞明顯低下,從而揭示胃癌大鼠脾內存在某些抑制因子,能明顯地抑制脾細胞的NK活性及其對白細胞介素-2的反應性。根據實驗與臨床研究:認為進展期胃癌能消弱患者整體免疫功能,其中脾髒所受影響更為明顯。腫瘤細胞分泌的可溶性免疫抑制因子,以及在腫瘤抗原刺激下,脾細胞內激活的免疫抑制因子可能是導致進展期胃癌患者脾髒免疫功能低下的根本因素。這些抑制因子的活性還隨著腫瘤進展而趨向增高。其作用形式一方面是激活脾髒內業已存在的抑制細胞前體;另一方面還可直接削弱體內NK等殺傷細胞活性,並可影響生物反應調節劑對該類細胞活性的增強作用。

  目前,認為腫瘤患者循環中的癌抗原及其與相應抗體形成的免疫復合物可與殺傷細胞一的FC受體結合,進而封閉殺傷細胞對癌細胞的毒性作用。實質上就是腫瘤相關的免疫復合物。稱為封閉因子( Blockingfactor)。在進展期胃癌患者外周血、脾靜脈血及脾血的免疫復合物值間無顯著差異,表明與腫瘤相關的免疫復合物升高是一種全身性免疫反應的結果而並非局限於脾髒的特殊反應,從而可以認為免疫復合物所導致的封閉作用不僅參與全身免疫抑制狀態的形成過程,同時也削弱進展期胃癌患者的整體免疫功能。

  3)過去認為巨噬細胞為主要的抗原呈細胞。

  現在發現巨噬細胞主要分布於胃癌組織壞死區域周圍向腫瘤壞死區域移行,主要功能是吞噬和清除壞死組織。而啟動機體免疫應答的抗原提呈細胞是形態及功能獨特的C樹突狀細胞(DC)也稱Langenhans細胞(LC),起源於骨髓,約占外周單核細胞的0.5%。其刺激混合淋巴細胞反應的能力比巨噬細胞至少強10倍。胃癌癌周及癌旁粘膜淋巴細胞密集區域或反應性淋巴濾泡周緣T細胞區常可見成簇分布的DC;胃癌組織內亦可見散布的DC借助其突起與腫瘤細胞密切接觸。這種分布提示DC借助其突起直接攝取腫瘤相關抗原,移行至T細胞區發揮抗原提呈功能,啟動機體抗瘤免疫應答。胃癌組織中DC浸潤明顯者,其癌細胞分化好,淋巴結轉移率明顯降低。表明DC在抑制癌細胞轉移及預後判斷上有一定意義。

  4)胃癌的肥大細胞:

  腫瘤生長可刺激機體的間質發生反應,作為胃的間質結 締組織中的小血管周圍,分布有肥大細胞。在胃癌間質中有巨噬細胞和肥大細胞。其中肥大細胞越多,腫瘤分化越好,轉移率越少,預後越好。表明肥大的細胞可抑制腫瘤生長,是通過肥大細胞產生肝素和組織胺的作用。肝素是細胞分裂抑制因子;組織胺能直接干擾腫瘤細胞的某些生物合成,特別是抑制酸性磷酸酶合成,從而抑制腫瘤組織的浸潤生長和轉移。也有認為組織胺的細胞毒作用可能是其抗腫瘤效應的關鍵。

  (13)胃癌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CEA)是一種酸性蛋白。癌旁正常粘膜CEA含量很少或為陰性。胃癌的CEA陽性率85.58%。其中粘液腺癌及印戒細胞癌(粘液細胞癌)為100%。電鏡下見CEA同時分布於癌細胞膜,及癌細胞內胞質內的蛋白合成及轉運的細胞器(如核膜、內質網、高爾基器及其分泌小泡)中,提示癌細胞合成CEA增加,因此進入腺腔的CEA也增加,由於CEA位於圍繞細胞膜的糖包膜易於釋入周圍體液中,故體液及胃液中CEA濃度高於血清。癌細胞質內CEA含量較多的原因與癌細胞CEA合成增加及CEA排出 受阻有關。當癌細胞變性壞死時,細胞內膜結構受損破裂,CEA可出現在胞質的基質內。免疫電鏡觀察,見粘液細胞癌CEA分布在整個細胞膜和胞漿的膜結構中,CEA抗原決定基為糖蛋白,而腫瘤細胞的浸潤和轉移均與細胞膜糖蛋白的糖基化改變有關。另外粘液細胞癌還能分泌釋放大量蛋白水解酶,破壞 癌細胞鈣橋,溶解癌巢周圍軟組織。因此胃印戒細胞癌侵襲力強,轉移率高。

  (14)胃癌DNA變化:

  癌細胞染色體畸變是公認的癌細胞特征。細胞核內DNA是染色體的物質基礎,從分子水平DNA的變化 必先染色體的改變。正常細胞核DNA含量是穩定的,不受種族、性別、及個體等因素的影響。但當正常胃粘膜向萎縮性 胃炎,異型增生及癌細胞轉時,核DNA含量漸漸遞增,提示 核的代謝逐漸增加。DNA是細胞分裂增殖的物質基礎,因此,整個細胞增殖周期中的G1期細胞不斷進入S期(DNA合成期),使S期細胞數增加,到癌細胞時增殖就非常旺盛,出現DNA含量異常增高,故測定細胞核DNA可作為診斷重度胃粘膜異型增生與早期胃癌的一個生物學標記。近年來應用流式細胞光度術測胃癌細胞DNA含量與胃癌癌生物學行為有密切關系,不僅可作為評價進展期胃癌預後的一個良好指標,而且對胃癌術後治療方案的選擇也是有指導意義。

  (15)胃癌脈管內癌栓及血中癌細胞:

  一組369例胃癌標本檢查淋巴管內癌栓陽性率39.3%。在225例施行根治性切除病例的淋巴管內癌栓陽性率37.3%。淋巴結轉移陽性150例中,淋巴管內癌栓陽性率45.3%。微小靜脈內癌栓陽性率6.1%。術後其中56.5%有肝轉移,8.7%發生肺轉移。另有在50例癌腫患者血中癌細胞檢查:手術前肘前靜脈血,術中肘前和腫瘤回流靜脈血及術後肘前靜脈血的陽性率,依次為26%、30%、34%和36%。而手術前使用抗癌藥物的20例中,只1例術中肘前靜脈血陽性,似說明術前用藥2∽3日可減少癌細胞血行播散。

  (16)胃癌浸潤轉移:

  癌腫浸潤和轉移是導致惡性腫瘤死亡的主要原因。轉移是癌腫最基本的生物學特征之一。一般通過血道及淋巴道發生,有提示四個階段或三步假說。

  ①原發瘤釋放瘤細胞:由於腫瘤內血管內皮發育不全及周圍缺少結締組織,每天每克瘤組織約釋放300~400萬瘤細胞。但由於機體內巨噬細胞,淋巴細胞 及NK細胞等的防御系統作用多數瘤細胞在脈管內消失;

  ②腫瘤細胞移動:鈣粘附蛋白是一組依賴鈣離子的,同各親和性細胞與細胞之間粘附因子。有在46例胃癌研究,在低分化腺癌鈣蛋白減少或缺失,細胞間粘附力減弱,有利於 癌細胞 浸潤。腫瘤細胞與外基質中的基質成份,粘附後通過浩氣長存活和釋放出多種蛋白溶解酶類,降低這些成份,形成局部溶解區以構成腫瘤細胞移動的通道。腫瘤細胞移動也以伸出 偽足的方式移動,受細胞表面受體與細胞外基質中配體的互相調節,也受體機方面化學趨向性、腫瘤細胞分泌的移動因子和其它移動因子等因素的調節;

  ③腫瘤細胞被阻留:腫瘤細胞在毛細血管壁著床與血小 板系統及凝血有關;

  ④腫瘤在另一個部位生長:瘤細胞逸出血管外,微轉移灶由宿主細胞釋放血管生成因子使血管增生,轉移腫瘤逐漸增大。如我們曾治療一例食管中段鱗狀細胞癌患者,於1992年4月21日在北京某大醫院施行放療40GY。吞鋇及胃鏡檢查病灶消失。但於同年12月胸片發現左上肺占位病變,放療20GY及中子放療無效,於1994年6月施行左上肺中切除術,標本未見癌細胞。術後曾因左食 指針刺采血化驗血常規引起局部腫大皮潰長久不愈,後經活檢,病理診斷轉移鱗狀細胞癌。說明還是由於食管癌沒有切除,癌細胞釋放入 血道經刺破指頭血管口逸出血管在皮皮增生長大。

  (17)胃癌的機體代謝:胃癌患者多數由於營養物質的攝入減少,消化與吸收障礙,以及腫瘤細胞的生活力特強,體內的營養要素常被癌腫優先奪去,和腫瘤導致的宿主代謝紊亂而產生明顯的蛋白質一熱卡營養不良和免疫機能低下,加上胃癌治療常以手術、化療及放療的創傷等綜合在一起,影響機體對各種抗腫瘤治療的耐受性、療效及預後。荷瘤狀態下機體的代謝異常。

  1)糖代謝異常:

  通常認為腫瘤病人的能量需要高於常人。在消化道癌腫中,約26%的胃癌病人處於高代謝狀態,靜息時能量消耗值大於110%。進展期胃癌病人的葡萄糖更新明顯升高。葡萄糖氨化率的增加與胃癌大小成正比。腫瘤的這種作用隨著腫瘤塊的增大而更為顯著,葡萄糖的利用和蛋白質的分解亦隨之進行性增 加;一旦切除腫瘤葡萄糖攝入、氧化率即下降。由於腫瘤病人對葡萄糖的無氧酵解力較強,因此,由此產生的大量乳酸經肝髒轉變 為葡萄糖後回至腫瘤參與再循環,此一無效循環耗費不少能量,必然導致葡萄糖的需要量和糖異生增加。這些異生的葡萄糖可能來自體內蛋白質分解代謝所產生的氨基酸。糖代謝異常的另一現象是癌腫病人對葡萄糖的耐受力較差,進展期胃癌病人的葡萄糖更新率更趨加速。肝糖原消耗亢進,並呈內源性糖缺乏,治療困難成為致命因素。

     2)脂肪代謝異常:

  無論人體或動物,在腫瘤生長過程中均見宿主總體脂肪量的減少。這種在腫瘤生長早期即出現的脂肪分解增加,提示有某種伴隨腫瘤而存在的因子促使脂肪分解加速,這些潛在性的因子改變了荷瘤狀態下的脂肪代謝,在伴體重下降的消化道癌腫病人的甘油和游離脂肪酸,更新率均高於正常人。在早期腫瘤病人輸注葡萄糖後脂肪分解受到抑制,晚期則相反,可見癌腫病人氧化脂肪的能力受損,而氧化葡萄糖的能力卻見增強。

  3)蛋白質代謝異常:

  腫瘤為了生長,必定與宿主爭奪所需的營養物質,一旦其需要量超出宿主所能提供的量,尤其當宿主食物攝入減少時,必將導致宿主蛋白質的分解。這種蛋白質分解增加是癌腫病人對氨基酸的需要量增加,以用作腫瘤中蛋白質合成的氮源;及代謝所需的糖異生前體或能量的來源。近來認為癌腫病人蛋白質的減少與其肌肉蛋白質合成減少也有關。 輸注葡萄糖能明顯減少體內蛋白質的丟失。

  4)癌性惡病質:

  伴厭食、體重下降、貧血、免疫無反應性、脂肪丟失、低白蛋白血症、乳酸血症、高脂血症及葡萄糖不耐症。晚近了解這些促使細胞代謝發生明顯改變、消耗、休克和死亡的蛋白質被稱為細胞因子。在參與荷瘤狀態下分解代謝反應的因子,已知惡病毒(Cachectin),即腫瘤壞死因子-a(TNF-a),可引起病人發燒,抑制脂蛋白脂酶和有關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達,導致惡病質。惡病素是巨噬細胞在脂多糖中產生,往往在 某種因素激活後自巨噬細胞內迅速釋放入血循環。總之,癌性惡病質並非單純營養不良,而是由一系列內分泌反應,包括一些細胞因子所致的代謝紊亂綜合征。癌性惡病質時,三大物質的代謝特點是分解代謝增強。胰島素是體內合成代謝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激素,能拮抗腫瘤所致的分解代謝。癌腫患者血胰島素明顯下降,而胰高糖素則顯著增高。故有人建議用胰島素治療癌性惡病質。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