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癌 >> 胃癌常識 >> 胃癌轉移機理--腫瘤轉移抑制基因

胃癌轉移機理--腫瘤轉移抑制基因

  凡是能抑制腫瘤轉移形成的基因均可命名為轉移抑制基因(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腫瘤抑制基因主要是抑制腫瘤細胞的惡性表型;而腫瘤轉移抑制基因主要是抑制腫瘤細胞的轉移表型。目前已經分離出幾種能抑制腫瘤轉移的基因如nm23、TIMP和WDNM1等。其中nm23基因與腫瘤轉移關系的研究,已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

  一、腫瘤轉移抑制基因nm23

  1988年,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NCI)Steeg等發現,在7株具有不同轉移能力的鼠K-1735黑色素瘤細胞中,有一段基因其mRNA水平與腫瘤細胞的轉移呈負相關,並且在低轉移的癌細胞株中mRNA水平高出高轉移細胞10倍之多。他們把這一基因暫定為nm23(non-metastasis)。以後在嚙齒類動物腫瘤轉移模型、細胞轉染實驗中,也證明了nm23mRNA水平與轉移抑制表型密切相關。

  進一步研究發現,在人基因組中有兩個亞型nm23基因,分別表示為nm23-H1和nm23-H2。nm23-H1基因定位於17號染色體著絲點附近約p11-q11間。研究表明,nm23-H1和nm23-H2不僅為兩個完全不同的基因,而且分別受兩個獨立的調控系統所調節,其中nm23-H1的mRNA水平似乎與腫瘤細胞轉移關系更為密切。人的nm23-H1和nm23-H2蛋白與鼠的nm23-1蛋白均為由152個氨基酸組成的17000蛋白質,其中nm23-H1和nm23-H2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達88%,而且其氨基酸序列在疏水性和電荷上是高度保守的。

  nm23蛋白與兩類蛋白高度同源:一類是果蠅的Awd蛋白;而另一類是大鼠、粘菌的NDPK(核苷酸二磷酸激酶)的氨基酸序列。人的nm23蛋白與Awd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有77%~78%是相同的,Awd蛋白在果蠅胚胎以後的發育上起重要調節作用,如Awd基因突變或表達降低,將導致果蠅的許多組織器官的畸形分化和翅盤細胞的死亡。據此推測nm23蛋白可能是正常組織發育所必須的,如果nm23蛋白失活或減少將導致一種有利於畸形分化和腫瘤轉移的紊亂狀態。Nm23-H1與大鼠NDPK的同源性達89%,而nm23-H2與大鼠和粘菌NDPK的同源分別達97%和61%。研究認為nm23蛋白可能是控制細胞增殖的轉錄因子。

  後來Biggs和Steeg等證明果蠅的Awd蛋白是一種NDPK。隨後Gilles等報道人紅細胞NDPK是由A、B兩種亞基所組成,其中A亞基與nm23-H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而B亞基則與nm23-H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從而證實了nm23蛋白產物就是NDPK。

  NDPK是一類廣泛存在的酶,它通過一種乒乓機制將5′NTP的γ-磷酸基因轉移到5′NDP上,使蛋白失活,NDPK至少有兩大功能:首先,微管的聚合和解聚需要由NDPK介導的轉磷酸作用所提供的GTP,因此nm23蛋白的改變,一方面可能使微管聚合異常而引起減數分裂時紡缍體的異常,從而導致癌細胞染色體非整倍形成,促進腫瘤的發生、發展;另一方面它可能通過影響細胞骨架而引起細胞運動,從而使G蛋白激活。因為G蛋白位於細胞膜上,與接受許多激素和生長因子信號密切相關,當激素和生長因子與受體結合時,G蛋白起著傳遞信號的作用,這一過程需要能量,G蛋白通過降解GTP生成GDP產生能量,而NDPK又使GDP還原,因此可以推知nm23蛋白以這種方式來調節大量的G蛋白,介導細胞信號傳導,進而參與發育和腫瘤的發展。

  Pazzatti等曾發現ras基因轉染大鼠胚胎成纖維細胞(rat embryo fibroblast,REF)時能形成有轉移性的腫瘤細胞;而且ras與Ela共同轉染的REF則僅有致癌性,無轉移性,說明Ela基因能抑制ras基因激活的癌細胞的轉移。用Northern印跡雜交和原位雜交技術分析轉染的REF細胞中nm23 mRNA水平,結果表明,ras與Ela共轉染的REF細胞中nm23mRNA水平明顯高於ras基因單獨轉染的REF細胞mRNA的2~7倍。而且Southern雜交表明這兩種REF細胞的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圖譜及其雜交強度完全一致,說明nm23基因在這兩種REF細胞中沒有出現擴增、缺失和重排。因而Ela基因抑制ras激活的REF癌細胞轉移,可能是通過促進細胞內nm23基因的表達而實現的。

  研究惡性腫瘤nm23表達,對診斷轉移和估計預後有積極意義。應用nm23探針檢測71例原發性乳腺癌中nm23 mRNA水平,發現高分化腫瘤的nm23 mRNA水平高,而淋巴結轉移灶的nm23 mRNA則呈低水平,而且nm23 mRNA水平和整個生存率成正比,由此提示,nm23表達與乳腺癌淋巴結轉移及預後相關,nm23在腫瘤轉移抑制表型中起重要作用。

  在已發生遠處轉移的結直腸癌患者中,nm23基因缺失已被不同的實驗室證實。Cohn等對21例手術時無遠端轉移的結直腸癌患者做了前瞻性研究。這21例患者中有11例經Sourthern印跡證實存在nm23-H1基因缺失,經過25個月的跟蹤,結果8例(8/11)發生了遠端轉移;10例無nm23-H1基因缺失者只有2例發生了轉移。另外還發現在已發生轉移的結直腸癌組織中,nm23基因除了常出現缺失外,還可發生其它類型的基因突變。可見nm23基因突變的檢測可以做為預測結直腸癌轉移的一項客觀指標。

  采用免疫組化技術研究原發性肝癌組織中NDPK的表達,可以推測nm23蛋白在肝癌轉移中的作用。有結果顯示,原發灶NDPK表達明顯低於癌旁組織,而轉移灶NDPK的表達比原發性更低,NDPK的表達不僅與原發性肝癌的轉移呈明顯的負相關,同時也是一種獨立的肝癌轉移標志。由此推知,nm23基因的異常表達在肝癌轉移過程中很可能發揮重要作用。另外,對人類黑色素瘤組織中nm23RNA含量檢測發現,惡性黑色素瘤nm23RNA含量差異較大,但明顯高於良性黑痣。Nm23基因表達的減少與惡性黑色素瘤的轉移復發有一定關系。

  二、TIMP-1、2與腫瘤擴散

  基底膜是阻止腫瘤轉移的主要屏障,膠原是其主要組成成分之一,它能被Ⅳ型膠原酶降解。高轉移性腫瘤細胞、內皮細胞、多形核中性粒細胞均可產生Ⅳ型膠原酶;Ⅳ膠原酶主要有72000和92000兩種分子類型,它們的活性與腫瘤細胞的浸潤轉移呈正相關。72000Ⅳ型膠原酶在多種人類惡性腫瘤組織中過度表達。金屬蛋白酶抑制物TIMP-1、TIMP-2都是膠原酶基因家族的糖蛋白抑制物。在轉移的腫瘤細胞中,TIMP的mRNA表達水平及TIMP蛋白活性低於非轉移性腫瘤,而轉移性瘤細胞所產生的Ⅳ型膠原酶活性要高於非轉移性腫瘤細胞。實驗證明,用TIMP-1反義RNA轉染鼠3G3細胞,TIMP-1表達受抑制,而細胞惡性增加;通過靜脈輸注重組的TIMP-1,發現實驗動物體內惡性腫瘤轉移受抑制。

  TIMP-2主要與72000Ⅳ型膠原酶形成復合物而使酶活性喪失,它能與72000Ⅳ型膠原酶或酶原結合,並能抑制金屬蛋白酶家族所有酶類的活性。有實驗表明,由ras基因轉染的鼠NIH3T3細胞所引起的肺轉移瘤,如果用TIMP-2靜脈輸入裸鼠體內,可抑制腫瘤細胞的轉移。可見,TIPM-1和TIPM-2主要是通過抑制金屬蛋白酶類的活性而阻止腫瘤轉移的,此外,TIMP-1和TIMP-2還能抑制雞胚羊毛膜囊的新生血管形成。

  另外有人從鼠的非轉移乳腺癌細胞株DMBA-8中克隆出一種WDNM1基因,該基因mRNA的表達是轉移性乳腺癌細胞株的20倍,隨後克隆出的第二種WDNM2基因,其表達水平與腫瘤的轉移表型呈負相關。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