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天至少有500萬癌症病人在遭受著疼痛的折磨,新診斷的病人約25%出現疼痛,接受治療的約50%癌症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疼痛,70%的晚期癌症病人認為癌痛是主要症狀,30%具有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
癌性疼痛又是多種因素構成:90%腫瘤直接侵犯、腫瘤組織產物的刺激、轉移灶(骨、肝、肺轉移)、神經損傷、水腫、受壓、治療(手術、介入、穿刺、放療等),原因不明占了8%-10%。它不但折磨著患者,還令到家屬、親友眼看患者處於劇痛之中,成為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疼痛科醫生表示,對患者進行個體化分析診斷和個體化綜合治療,有助於減輕或緩解患者的難治性癌症疼痛。
腫瘤晚期止痛最重要 對付癌痛的“3”原則
癌痛:兩種選擇,不同結局
個案1
老肖平時喜歡喝酒,因為晚上胃痛到當地醫院就診,發現胃部有一腫瘤,立即入院手術切除,術後經過一系列化療之後仍然胃癌全身轉移,疼痛也由局部轉為全身性疼痛,程度越來越厲害,痛得每晚都睡不著覺。家裡人看到患者如此疼痛,不僅心痛,而且很無奈。熬了一年,期間先後兩次因為晚上疼痛劇烈要家屬打110送患者到醫院就診,住院治療,後來在痛苦中逐漸消耗至身亡,家裡人既是悲傷,也松了一口氣,心情很矛盾。
個案2
另一名患者老黃,因咳嗽做了個胸部CT,結果發現肺部腫瘤並全肺轉移,醫生建議住院治療,但是家裡比較貧困,沒有進一步治療。三個月後,自覺除了咳嗽外還出現了胸痛、腰背部疼痛,夜間明顯,基本睡不了覺。去廣醫二院看病時醫生告之:肺癌已經轉移,在以後的日子裡,您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與腫瘤相關的症狀,如咳嗽、咳痰氣促等等,疼痛也會越來越厲害。如果經過規范的治療按時吃藥,疼痛還是能減輕的。結果,患者聽從了醫生的話,堅持服藥,疼痛得到減輕,睡眠改善了。大半年後,患者的情況開始轉差,但是服藥後疼痛的情況能夠忍受,在家裡生活自理,基本不用別人伺候,不用整天待在床上,到最終末期自然離去。
腫瘤晚期止痛最重要 對付癌痛的“3”原則
分析
兩個病人,同樣是晚期的癌痛,一個是痛苦至死,另一個則是享受天倫之後去世,為什麼結局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疼痛科主任盧振和介紹,多數醫生一碰到腫瘤的病人,精力都放在手術、放化療等治療方法上,患者出現疼痛、睡眠不好等症狀,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結果導致患者以及家屬受到肉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最終患者病死,家屬累死告終。其實,對於腫瘤晚期的病人,不再是單純的治療腫瘤本身,更看重的是患者的生活質量。
治療前先評估疼痛程度
盧振和介紹,癌症疼痛治療效果不好時,臨床常常會頻繁更換止痛藥,或增加止痛藥用量。盡管如此,有時仍未能有效緩解疼痛。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對患者疼痛病情的詳盡分析,缺乏對疼痛病情的准確診斷。醫生耐心仔細分析每一位患者的具體病情,尤其是分析疼痛的原因,是有效緩解難治性疼痛的前提條件。疼痛評估最簡單實用的方法是畫線法,即在紙上畫出10cm線段,每厘米標號注明順序,0為無痛,1~3為輕度疼痛,4~7為中度疼痛,大於7者為重度疼痛,10為最痛或極度疼痛,讓患者根據其主觀感覺疼痛程度在線上做出標記。
准確客觀的評估對選擇合適的止痛方法、給予適當的止痛藥劑量至關重要。在初次疼痛評估之後,每隔一段時間還應進行一次再評估,特別是在使用新的藥物或治療之後更要反復評估。疼痛數字化評估與再評估,是掌握患者疼痛病情及止痛治療療效的簡捷方法。
除評估疼痛程度外,需要了解患者疼痛的原因、疼痛部位、疼痛加重或減輕相關因素、疼痛對生活質量的干擾和影響、疼痛治療病史、癌症疼痛治療的不良反應、心理及情感因素與疼痛的相互影響等。值得注意的是癌症疼痛患者,需要詳細評估腫瘤病情及預後,分析癌症疾病本身及抗癌治療對疼痛的影響,評估通過抗癌治療手段來緩解疼痛的利弊。
絕大多數癌症患者的疼痛原因是癌症疾病本身所致,因此抗癌治療是有效解除疼痛的根治性策略,或持續性長期緩解疼痛的積極策略。對於無法接受抗癌治療,或抗癌治療不能緩解的疼痛,藥物止痛治療是緩解疼痛的主要策略。
盧振和表示,治療手段除了口服藥物的治療外,還根據不同的情況結合腫瘤射頻、神經射頻、嗎啡泵植入、中醫針灸等多手段、全方位微創止痛治療,令患者能夠在副作用盡可能少的情況下達到充分的止痛。控制癌痛的最終目標是將疼痛控制在評分3分以下,即不影響睡眠;對疼痛發作次數要控制到每天不超過3次;每日給予解救藥的次數也最好不要超3次——即3個“3”止痛原則。在此基礎上,強調用最小的藥物副反應、最低的經濟費用,獲得最高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