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癌 >> 胃癌常識 >> 經常胃腸不適?小心克隆氏症

經常胃腸不適?小心克隆氏症

  克隆氏症是一種家族性的慢性炎症胃腸疾病(IBD)。盡管這種疾病已經被證實可由遺傳引起,科學家們最近發現,某種腸道細菌的存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發表在Gut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報道,在老鼠,腸道中的細菌失衡,可以引起類似於克隆氏病的炎症,而且可以傳染給其他的動物。根據這個知識,研究者們計劃進一步發展現有的實踐,將"健康的"細菌移植入病人的腸道,來建立一種克隆氏病的常規療法。

  慕尼黑工大(TUM)的研究人員們發現,腸道中細菌網絡的不利比例真的可以引起炎症。這項研究的一部分是,他們將患病老鼠的腸道菌群植入無菌老鼠的腸道中。這些無菌老鼠的小腸特異性地產生了克隆氏病。

  "盡管我們用的老鼠有增高的遺傳傾向,會產生克隆氏型炎症。但是它們在我們植入感染老鼠的腸道細菌前,並沒有任何症狀,"TUM營養和免疫系主任Dirk Haller教授解釋說。

  生態失調:慢性炎症的一項病因

  這項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發現是,慢性炎症胃腸疾病並不是由單一的細菌類型引起的。"對於現有的細菌群落,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Haller說,"好像有些細菌組合是"生態失調的",或者是失衡的,它們的特性現在可以被解釋了。"

  研究團隊也對潘氏細胞(Paneth cell)的功能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潘氏細胞是在小腸上皮發現的一類細胞。這類腺細胞在腸道的免疫防御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人們已經知道一段時間了,這些細胞在克隆氏病中死掉了,但是,還不清楚,這種細胞的死亡是否引發了克隆氏病或者是微生物的失衡。

  這項研究發現,潘氏細胞功能的尚失,是炎症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持續發展一種不尋常的治療方法

  研究團隊希望,他們的發現可以有助於增加治療克隆氏病的可行領域。這種疾病相對來說是比較常見的:在發展中國家,大約每10萬人中,有40個人會得克隆氏病。在德國,35萬人正飽受這種疾病的折磨。

  對於許多患者來說,藥物治療僅僅可以短期地緩解病情。"在大多數病例中,炎症在過一段時間後又會復發,"Haller說。"糞便移植,已經在很多腸道疾病中發揮了效應。但是,這種不尋常的治療方法,在克隆氏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身上,還沒有結論性的結果。我們的發現將幫助提供一項科學的依據,來促進這種方法,接下來這種方法可能會有效。"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