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指胃的黏膜層發生了炎症。早期的病變比較表淺(淺表性胃炎),長期發展下去,病變繼續深入,損害到黏膜內的胃分泌腺體(萎縮性胃炎),但病變仍在黏膜層。很多因素會導致慢性胃炎的發生: 曾經有個幽默說,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某天早晨在路上相遇,他們都為對方起得早而感到驚訝。窮人說這麼早出來是為了找到食物來對付胃口。富人歎了口氣說,我正好與你相反,我這麼早出來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找到胃口來對付食物。
富人的胃口好壞,當然與我們無關,但我們這次要談論的話題——慢性胃炎,卻與胃口有關。慢性胃炎相當常見,目前雖缺乏大規模人群的調查資料,但有資料顯示,50歲以上者發病率可達50%。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是否會演變成胃癌?如何正確面對胃鏡檢查?慢性胃炎患者應該如何選藥和食療?本期每月專題將為您提供有關的答案。
慢性胃炎這一病名雖然早在270多年前就被提出,但致其聲名大噪則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臨床使用纖維胃鏡檢查之後。纖維胃鏡的應用不僅使黑洞洞的胃被照得通明透亮,還可同時取出小塊黏膜組織在顯微鏡下做病理檢查。我國慢性胃炎患者約占門診胃鏡檢查患者的80%~90%,故有“胃鏡所到處處有炎症”的風趣之說。
慢性胃炎並非整個胃都發炎,准確地說應該是胃的黏膜層發生了炎症。早期的病變比較表淺(淺表性胃炎),長期發展下去,病變繼續深入,損害到黏膜內的胃分泌腺體(萎縮性胃炎),但病變仍在黏膜層。
慢性胃炎最常見的症狀是上腹疼痛不適和飽脹,其特點是飯後這些症狀加重,空腹時反而舒服,此外嗳氣、吐酸、食欲不振、乏力也較多見,上消化道出血亦不可忽視。
慢性胃炎的分類多沿用我國消化內鏡學會制定的標准,分為淺表性胃炎(含出血性、糜爛性、疣狀等特殊類型)與萎縮性胃炎兩大類,多以胃鏡所見做診斷,其實診斷的金標准應該是黏膜的病理診斷。
這麼多人同患一種病,提示原因眾多或有流行因素存在,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內憂種種
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性胃炎的患病率也增高。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動脈硬化隨之加重,胃黏膜的小血管也不例外。管腔被堵,使胃黏膜營養不良、分泌功能下降,屏障功能弱化,使老年人易發生胃炎。因而有學者認為,慢性胃炎特別是萎縮性胃炎,是一種隨著年齡改變而改變的疾病。
膽道手術、十二指腸疾病、幽門功能不全等因素造成幽門關閉不全,膽汁、胰液、十二指腸液反流入胃,這些鹼性的“不速之客”也會損傷胃黏膜。
部分慢性胃炎患者血中可檢出胃黏膜某些成分的抗體,說明免疫機制(即“自己破壞自己”)也有一定的作用。
外患多多
胃是一個對外開放的器官,也是食物、藥物、毒物等經口進入人體後停留的第一站。
飲食方面,過熱、過冷、過粗、過鹹的食物及嗜煙嗜酒等,均可成為慢性胃炎的發病原因。在動物身上的試驗數據顯示,46攝氏度以上為對胃有害的溫度。我國不少地區有熱飲、熱食的習慣,為了保護我們的胃,“趁熱吃”的習慣似乎得適當降溫。但是,降得太低也不行,因為過冷的飲食對胃黏膜也有損害。另外,過於粗糙或因牙齒缺陷而咀嚼不全的食物,匆匆咽下亦可得病。據推測,過鹹的湯料是某些地區胃炎乃至胃癌高發的原因,腌鹹菜也不例外。長期嗜酒可發展成慢性胃炎,每天吸煙20支以上的人也容易發生慢性胃炎,這可能是我國青年人患慢性胃炎的值得注意的原因。
藥物方面,有不少對胃黏膜也有刺激性,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吲哚美辛)、保太松等。
由於解剖上的聯系,患慢性牙龈炎、齒槽溢膿、慢性扁桃體炎、鼻窦炎時,含細菌或其毒素的分泌物隨唾液和食物咽下,久而久之可引起慢性胃炎。在生物性因素中,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幽門螺桿菌(簡稱hp)。hp是一種呈彎曲狀或s形的微需氧菌,因多定居於胃的幽門而得名。多系早年隨污染的水與食物經口進入胃內。在胃內hp緊貼在上皮細胞和黏液層上,分泌多種酶和毒素,損害胃黏膜引起炎症。在胃炎患者中,hp感染率高達60%~70%,是胃炎初發和進展的主要因素,如不根治,慢性胃炎將很難治愈。
以上分析了慢性胃炎的各種病因,是希望大家能積極做好預防措施,防患於未然;同時,在治療過程中很好地配合醫生,才能把胃炎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