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其主症不同,在中醫學中可分屬於“噎膈”、“反胃”、“症瘕”、“積聚”、“心腹痞”、“胃脘痛”等病證范疇。
一、晚期癌腫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前,已經屬於較晚期的,癌腫已穿透胃壁,侵及腹腔和鄰近的器官組織,如胰腺、結腸、肝髒、腸系膜等;或經淋巴組織轉移至遠處。在手術中無法根治性的地切除腫瘤,以致腹腔內殘留數量不等的癌組織,這些患者往往術後不久便出現復發。例如有一位老年患者,因食欲減退3個月未予重視,後來出現了進行性消瘦、嘔吐、不消化食物近1個月才去醫院就診,經檢查診斷為胃窦癌伴幽門梗阻。手術中發現胃窦後壁腫瘤已與胰腺粘連而無法徹底切除,術後不足半年就出現盆腔腫塊和腹水。
二、手術治療不夠徹底有少數醫生只注重近斯療效,單純從創傷角度出發,不適當地縮小根治的手術范圍,以致腹腔內殘留了少量的肉眼難以發現的癌腫組織或轉移淋巴結,加上術後又忽視綜合治療。他們在術後近期常恢復得很好,但過了一段時期(一般手術後一年之內),就會出現癌腫復發。
三、機體免疫力低下有許多患者術前已有機體免疫力下降,主要表現在免疫防御功能的減退,即體內的免疫細胞識別和殺傷癌細胞的能力降低;加上手術創傷和麻醉對身體抵抗力的打擊,致使這類患者在手術後免疫力更低。若術後不及時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則患者往往在手術後腫瘤復發;即使作了較徹底的根治,也會有一部分人在術後遠期復發。有一位Ⅱ期的中年患者,由於機體免疫力水平較低,在行根治術後5年,於臍孔部發現腫塊,經病理檢查證實為轉移性。
四、生物學特性通常是指腫瘤的惡性程度。往往老年患者其的惡性程度相對較低,而年輕的患者惡性程度相對較高,預後較差。一般來說,惡性程度較高、對化療抗藥性強的癌腫,較惡性程度低、對化療敏感的癌腫易於復發。
總之,術後復發的原因較復雜,一個患者可能有多種復發因素存在。且因病情不同和個體差異,不同患者可表現出不同的復發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