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在我國是常見的癌腫之一。占消化系統癌腫的第一位,近年癌腫發病率有所升高,約70%患者的發病年齡在40-60歲之間.
引起胃癌的誘因很多,如:地理環境、空氣、水源、地質的污染、經常接觸某種化學物質、吸煙嗜好及飲食習慣等;攝取含鹽過多的食物(特別是鹹魚)在胃癌的發病中占有重要位置;另外與性別、年齡、血型(據報a型發病率較高)等有關;還有一些疾病如:胃息肉、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和惡性貧血有演變成胃癌的可能;有報道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發生的重要始發因素。
胃癌可發生在胃的任何部位,早期常缺乏特征性症狀或僅有一些非特異性的消化症狀。晚期胃癌有明顯消瘦、貧血、食欲不振、腹塊及左鎖骨上窩淋巴結腫大等表現。
診斷一般不十分困難,可見外周血色素低、糞潛血陽性、胃腸x線可見癌性龛影。這時臨床上治療已為期過晚,療效極差。而早期胃癌手術後五年生存率達90%以上,愈後良好,所以重要的是提高早期胃癌的診斷率和治療早期胃癌,則其生存率可望大大地延長。
對中年以上患者,凡出現食欲減退、上腹不適等消化不良症狀時,應及時進行詳細檢查;對胃癌高發區開展普查,早期胃癌的診斷率力爭提高;對一些胃癌前期病變,應定期隨訪和及時治療,以防止發生癌變。
采用空氣和鋇劑雙重對比造影法,也使早期胃癌(尤凹陷型者)的診斷率有較大的提高;纖維胃鏡的廣泛應用,對於早期胃癌的診斷率有明顯提高,胃鏡檢查可直觀病變的粘膜情況,同時可攝影、沖洗液查癌細胞,活檢行組織學檢查亦可噴試劑液,病變處變顏色,有利早期胃癌的發現。
早期診斷早期作胃癌根治手術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根治手術後再加上內科治療。如果延誤診斷到晚期胃癌,失去手術機會,甚至易發生並發症。 1、部分和完全性幽門梗阻。 2、可並發大出血。 3、因癌組織壞死、潰爛而引起胃穿孔。
影響治療效果的因素很多,如:年齡、病期、病理類型等,但最關鍵的是病期的早晚。只有在早期治療,因病人一般情況較好,病變多局限於胃粘膜層和粘膜下層,淋巴結無轉移,手術後五年存活率達90%以上。所以我們對環境、空氣、水源、地質的污染要防治;盡量不吸煙、飲酒、改變吃鹹魚、酸菜(含亞硝酸鹽高)等飲食習慣;有症狀及時就診,采取先進檢查手段,有利的預防和力爭早期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