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姐頭痛多年,每次頭痛一發作她自己就跑去藥店買藥吃。最近,她常感到胃難受,惡心,有時還伴胃痛和嘔吐,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原來胃不適的一系列症狀是因為服用頭痛藥產生的不良反應。專家稱,全球每年約有上億人在使用各種解熱鎮痛藥和消炎鎮痛藥,而在使用過程中,因使用不當而產生不良反應的人數也在與日俱增。專家提醒,口服止痛藥前可先選用局部用藥。
使用時間越長胃腸越危險
張小姐使用的頭痛藥是非甾體抗炎藥,專家表示,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是藥店常賣的一類口服止痛藥,其消耗量非常大,由於很容易買到,一些人就認為這類止痛藥物沒有副作用,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美國國家藥監局(FDA)在今年6月發表通知,最近幾年與鎮痛藥有關的死亡率直線上升,使用NSAIDs達3個月或以上者,上消化道潰瘍、出血及穿孔發生率為1%-2%,如達一年,則發生率為2%-5%。由於使用這類抗炎藥物導致患者上下消化道出血、潰瘍而發生死亡的病人美國每年有1.65萬人,同時,這種藥物還會導致心血管嚴重不良反應。
導致這類不良事件發生主要在於這類藥物的過量使用、重復使用以及與酒精同用。如原本只需吃一片的,患者治病心切,擅自加量吃兩片;還有的病人吃了這個藥,又吃另一個類似成分的藥,中國人還喜歡吃了西藥又吃中藥,而有的中成藥就含有和西藥類似的成分,導致藥理毒性加重;酒精或者含酒精的飲料和止痛藥同時服用也會增加肝腎毒性。
要止痛可先局部用藥
在頸肩腰背痛、急性扭拉傷、骨關節炎治療中,在口服藥物之前建議首先選擇局部藥物,如外用藥膏等,這樣可以減少一些口服藥物導致的全身不良反應。事實上,外用止痛藥物在國際上有很高的使用率,韓國外用藥占止痛藥使用率70%,英國和日本占60%,美國占50%,我國止痛外用藥使用率只有不到10%。
很多人急性扭傷後喜歡用紅花油,其實紅花油是熱性的,抹上之後可能加重局部的充血,無異於“火上澆油,此時應該選擇冷敷。但如果是骨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等炎症為主的疼痛則要以消炎為主,如果單純選擇中藥的局部止痛藥則不能起到消炎作用,建議還是選非甾體外用藥物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