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很多人對中醫治療深信不疑。中醫在我國更是源遠流長,解決了很多醫學上的難題,受到很多患者的信任。據了解,中醫療法相對外科手術而言,具有更安全,效果有時更明顯。反流性食管炎在臨床上通常會使用中醫治療的方式,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做詳細介紹。
1、肝胃郁熱證 :證見口中泛酸,胃脘脹痛 ,兩脅脹悶 ,嗳腐酸臭,口干口苦 ,心煩易怒,大便秘結 ,舌質紅 ,苔黃膩 ,脈弦滑。此為肝胃郁熱 ,胃失和降。治用清肝洩火、和胃降逆法,方用左金丸加減 :黃連6g ,吳茱萸5g,栀子10g,黃芩10g ,烏賊骨20g ,煅瓦楞30g。
2、肝胃不和證:證見反酸嗳氣,兩脅脹痛,胃脘脹滿,胸骨後疼痛,食欲不振,大便不暢 ,舌淡紅 ,苔薄白 ,脈弦。此為肝氣郁結 ,胃失和降。治宜疏肝理氣,和胃降逆,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10g ,白芍10g ,陳皮10g,枳殼 10g ,香附10g ,川芎10g ,炙甘草5g。
3、脾虛氣滯證:證見反酸或泛吐清水,胃脘脹滿,胸骨後隱隱作痛,嗳氣則舒,食欲減退,大便不調,舌質淡 ,苔薄白,脈弦細。此為脾虛氣滯,胃失和降。治宜健脾消脹,和胃降逆,方用健脾消脹方加減 (我院傳統藥方 ):黨參20g,茯苓20g,枳實10g,厚樸10g,炒白術20g,焦三仙30g,丹參 15g。
4、脾胃虛寒證:證見泛吐酸水,嘔吐清涎,胃脘隱痛,脹悶不舒,喜暖喜按,納差,喜熱飲,大便稀溏,舌質淡 ,苔白膩,脈沉遲。此為脾胃虛弱 ,肝氣犯胃所致。治宜健脾溫中,疏肝理氣 ,方用理中湯加減:黨參20g,茯苓20g,炒白術20g ,干姜10g ,炙甘草5g。
5、氣虛血瘀證:證見反酸日久,胸骨後疼痛難忍,吞咽困難,飲食不下,咽中可有異物感,面色不華,倦怠乏力 ,形體消瘦,口干咽燥,舌質暗,有瘀點,脈弦澀。此為氣陰兩虛 ,血脈瘀阻。治宜益氣養陰,化瘀散結,方用啟膈散加減:沙參10g ,茯苓15g ,郁金10g,砂仁殼5g,川貝10g ,丹參5g ,荷葉蒂10g ,杵頭糠10g。
通過以上了解,相信您對反流性食管炎的中醫療法有了新的認識,希望以上介紹對您有所幫助。患者在選擇治療方式時不能單單只憑借患者個人的喜好,要根據自己的病情來定,選擇最適合自己病情的治療方式,聽從醫生的建議,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