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做胃鏡檢查時,醫師常會取幾塊胃黏膜組織做病理檢查,結果常常報告有“腸上皮化生”。此時病人通常想知道,我的胃病嚴重嗎?會轉化成胃癌嗎?胃黏膜在病理情況下可發生腸上皮化生,此時胃體和(或)胃窦部的黏膜腺體消失,表面上皮的增生帶由胃小凹移位於黏膜基底部並改變其分化方向而分化出小腸或大腸型黏膜上皮。這種情況常見於慢性萎縮性胃炎或胃潰瘍、胃糜爛後黏膜再生時。腸上皮化生與胃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但目前認為並非腸化生均會癌變,只有其中很少的類型屬於癌前病變。
腸上皮化生可發生於胃的各部,多見於胃窦及移行區,尤其是小彎側。輕者呈灶狀分布,重者融合成片。腸上皮化生來源於腺頸部,是腺頸部干細胞向腸型上皮細胞分化而來。
腸上皮化生有哪些類型化生的腸上皮主要由吸收細胞、柱狀細胞、杯狀細胞和潘氏細胞所組成,有時還有內分泌細胞。這些細胞具有腸型上皮細胞的特點。根據細胞的類型、形態結構和分泌特點,可將腸上皮化生分為四種基本類型:
小腸完全型腸上皮化生 此型在腸上皮化生中占多數。由小腸型吸收細胞、杯狀細胞及潘氏細胞組成。細胞分化成熟,排列整齊,與正常小腸黏膜相似。吸收細胞呈高柱狀,細胞游離緣有刷狀緣。電鏡觀察,微絨毛發育良好,平行密集排列。杯狀細胞分散在細胞之間,胞漿透明,分泌氮乙酰化唾液酸黏液,AB-PAS染色為藍色。潘氏細胞位於化生腺體的底部,呈三角形,胞漿內有嗜酸性顆粒。
小腸不完全型腸上皮化生 由黏液柱狀細胞和杯狀細胞組成,無吸收細胞和潘氏細胞。柱狀細胞分化不成熟,無刷狀緣結構,分泌中性及氮乙酰化唾液酸黏液。杯狀細胞分泌氮乙酰化唾液酸黏液。
大腸完全型腸上皮化生 由大腸吸收細胞及杯狀細胞組成,無潘氏細胞,與大腸黏膜相似。大腸吸收細胞無明顯刷狀緣結構,但在電鏡下可見少數短的微絨毛,胞漿內有較多溶酶體及脂滴。杯狀細胞較多,體積較大,分泌硫酸黏液,HID-AB染色呈黑色。有時還分泌氧乙酰化唾液酸黏液,PB-KOH-PAS染色為紅色。
大腸不完全型腸上皮化生 由黏液柱狀細胞及杯狀細胞組成,無吸收細胞及潘氏細胞。柱狀細胞呈高柱狀,核排列稍不整齊。小凹深,彎曲,腺體分支。柱狀細胞分化不成熟,分泌硫酸黏液,有時還分泌中性黏液。杯狀細胞分泌硫酸黏液及氧乙酰化唾液酸黏液。
除以上四種基本類型外,還常有混合型存在,即既有小腸型又有大腸型,或既有完全型又有不完全型。
哪種情況屬於癌前病變胃黏膜腸上皮化生從本質上來看是一種適應性的變化,在多數情況下是由於胃的微環境發生變化,由分化成熟的胃黏膜上皮和腺體逐步為另一種分化成熟的腸型上皮所替代,以適應微環境的變化。在逐步演變的過程中,可出現中間過渡型的不完全型腸化階段,即出現介於胃和腸中間階段的上皮,這種普通型不完全腸化的細胞無異型性也不產生硫酸黏液。在胃的良性病變中較常發現,其發生癌變的機會不多,故不屬於癌前病變。但在另一種情況中,可能由於遭受某些致突變因子的作用,使胃黏膜中有增殖能力的干細胞在增殖過程中發生基因突變,使胃黏膜細胞分化成具有分泌硫酸黏液的能力及在抗原上出現胚胎化標志特征的細胞。實質上,是代表一種分化不成熟、回復胚胎幼稚化的去分化表現,是增殖和分化不協調的結果。這一類型腸化生與胃癌發生關系密切。
綜上所述,大腸不完全型腸上皮化生,是分泌硫酸黏液的腸上皮化生,與胃癌的關系最為密切,是腸型胃癌的發生基礎。但化生上皮不會在短時間內發生癌變,這一過程長達幾年至幾十年,並要經過不典型增生,從輕到重相當漫長的過程。故發生胃腸上皮化生不必恐慌。首先,應對其進行分類檢查,然後進行治療,一般在化生初期用藥物治療是可以逆轉的。治療方法首先是去除引起化生的原因如慢性胃炎,可用系列胃黏膜保護劑,胃潰瘍可用抗潰瘍的H2受體拮抗劑和質子泵抑制劑,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用殺滅幽門螺桿菌的療法。針對腸上皮化生,可用中藥胃復春或猴頭菌片,對有不典型增生者,給予葉酸治療。
另外,進行胃鏡檢查隨訪也很重要。一般腸上皮化生應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如果是大腸不完全型化生或伴有輕中度不典型增生,則縮短至半年一次;如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則需3個月一次。如用藥治療未有改善,則要警惕癌的發生,可及時在內鏡下切除或手術治療。經這樣隨訪,可及時發現癌變,如處於早期癌變,經手術切除,其預後仍是非常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