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歲的張先生,是網絡公司的編程員,趕任務時夜以繼日,沒任務時輕松悠閒,作息時間極不規律。五六年前,他就感到胃經常不舒服,飯後有飽脹感,還經常泛酸。
上周,吃完飯後他發現上腹部的疼痛感很明顯,而且還有了便血的現象,當時嚇壞了,趕緊跑到醫院去檢查。胃鏡一查,真是嚇人。給出診斷的醫生拿著檢查報告說,胃有多處潰瘍,有的已經結痂,有的還在滲血。“說得誇張一點,真是千瘡百孔啊!”這種症狀的患者是年後看病的主力軍,因為胃潰瘍和普通胃病的症狀相似,所以很多患者對此並不重視。胃潰瘍最常見的症狀是餐後飽脹、上腹疼痛等,嚴重的有便血。但一些患者,特別是中老年患者,患了胃潰瘍卻往往感覺不到上腹部明顯的疼痛症狀,而是以出血等並發症為首發症狀,臨床上把它叫做無痛性潰瘍病。很多人由於不知道自己患了胃潰瘍,等到有黑大便或突然消瘦時才到醫院檢查,很多已出現胃出血、潰瘍惡變等嚴重後果,還有的甚至被奪走了生命。
老胃病吃成了消化性潰瘍
年輕時林先生的飲食習慣就一直不太好,經常飽一頓餓一頓,得了胃病後他開始注意,吃東西方面都會格外小心,但沒想到春節剛過,他就“舊病復發”,甚至還更嚴重了。今年是兔年,正巧趕上是林先生女兒的本命年,孩子很開心,他也跟著高興,就陪著她去海南玩了幾天,購物、逛景點,連著跑了四天。回來後接著去走親戚,飯局上也多喝了幾杯,多吃了幾口。結果年後就開始就感到胃口變差了,上腹脹痛,當時以為是老毛病犯了,就趕忙去醫院看了,結果竟然得了消化性潰瘍。每當長假過完,消化性潰瘍患者也明顯增多,很多患者都像林先生一樣出現了上腹疼痛以及嗳氣、泛酸、胃口不好、消化不好等症狀。
消化性潰瘍與飲食、遺傳、精神相關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可穿透黏膜肌層,發生在胃腸道胃液接觸的區域,臨床上絕大多數消化性潰瘍都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胃酸和胃蛋白酶對黏膜的消化作用是形成潰瘍的基本因素,最明顯的症狀則是上腹痛反復發作,甚至還會出現惡心、嘔吐、嘔血、便血等。消化性潰瘍還可導致消化道出血、幽門梗阻、急性穿孔,甚至癌變,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能小看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