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康復網 >> 胃病百科 >> 胃病常識 >> 由吞劍引發的一場胃病革命

由吞劍引發的一場胃病革命

  您觀看過吞劍師精彩的吞劍表演嗎?正是受到吞劍表演的啟示,1868年,一位德國學者才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胃鏡,使醫生得以直接觀察到胃內的情況。它是用直的金屬管做成,並利用燃油燈的反射光照明。這種硬管式胃鏡由於鏡身硬、大,以致插鏡困難,易於損傷咽喉部、食管或胃壁,被檢查者難於耐受;另一方面,由於照明及硬式胃鏡在胃內不能屈曲等原因,使操作者難於看清胃腔內情況,更無法到達如胃底等部位,因而限制了其推廣與應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科學工作者的努力,胃鏡經歷了半可曲式胃鏡(軟式胃鏡)、纖維胃鏡、電子胃鏡階段。

  目前臨床上普遍使用的是纖維胃鏡及電子胃鏡。它們都是將照明光源導至鏡身的前端,以達到最佳的照明效果,而且具有鏡身柔軟、可向各個方向屈曲的優點,因而插鏡容易,被檢查者易於耐受,同時檢查圖像清晰、逼真。電子胃鏡則通過光電轉換,使電子訊號在電視監視屏上顯示出清晰的彩色圖像,可供多人觀察、會診之用。還有同步錄像及照相功能,對檢查資料進行存儲、記錄等功能。因而使電子胃鏡備受消化內鏡工作者的推崇及患者的歡迎。纖維胃鏡由插入患者體內的胃鏡端部、彎角部和鏡身、醫生進行操作及觀察(目鏡)的操縱部、與光源進行連接的導光纜組成。而電子胃鏡則無目鏡,直接利用監視屏進行觀察。簡單地說,進行胃鏡操作時,將胃鏡從口腔插入,經咽部、食道到達胃腔內,並可進入十二指腸。導入胃鏡的光源照亮了端部到達的部位,通過觀察窗將圖像引出而達到對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腸進行檢查的目的。胃鏡檢查能直接觀察到被檢查部位的真實情況,更可通過鏡身的通道對可疑病變部位進行活檢病理檢查及細菌學檢查,以進一步明確診斷,目前已成為上消化道病變的首選檢查方法。

  有一位50多歲的男性患者,反復出現上腹疼痛等不適症狀兩周,不願接受胃鏡而做了上消化道吞鋇X光透視及照片檢查,結果提示為胃潰瘍。按胃潰瘍治療後症狀改善不明顯,終於在醫生的說服後接受了其認為是十分痛楚的胃鏡檢查。檢查後,患者才知道接受胃鏡檢查的不適遠沒有別人所說的那樣痛苦,僅僅是胃鏡通過咽部時有些不適而已。而更為有意義的是,檢查發現該潰瘍並不是普通意義的良性胃潰瘍,而是潰瘍型胃癌。在胃鏡下,病變的表現極似良性胃潰瘍,經常規活檢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而確診為胃癌,使病人得以盡早手術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試想,如果沒有借助胃鏡行活組織檢查,病人的胃癌什麼時候才會“原形畢露”呢?而最終可能由於病情的發展而延誤了手術治療機會,後果不堪設想!隨著胃鏡技術及操作水平的提高,胃鏡不再是單純的檢查工具,而是日益發揮其重要的治療作用。通過胃鏡,配合其他相應的器械和技術,可以進行上消化道息肉的摘除、早期癌腫手術、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治療、對食管曲張靜脈進行套扎和注射硬化劑治療、食管狹窄的擴張及支架置入、上消化道異物的取出等。這些技術的發展使許多患者免除了進行剖腹手術的痛苦,也減少了治療費用。

  曾有一位40多歲的男性患者,出現上消化道出血表現。考慮出血情況可能仍持續存在而對其進行緊急胃鏡檢查。檢查時見十二指腸球部大彎側有鮮紅色血液存留,應用清水無法沖淨並可見中央有血流往上湧,更無法看清病變的具體情況。考慮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並出血的可能性大。即用1/10000的腎上腺素溶液在周圍作兩點十二指腸黏膜內注射,再用清水沖洗後可見病變為較深大的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並可見鮮紅的血管殘端,活動性出血已止。再於潰瘍周圍作多點的黏膜內注射後觀察,未發現繼續出血,並證實無上消化道其他部位的病變後,將病人送回病房。經繼續治療、觀察幾天,確認無再出血後出院。這種止血治療方法,止血效果確切,立竿見影,病人無明顯不適,而且費用低廉,是其他治療方法無法比擬的。

  患者進行胃鏡檢查或治療前應至少禁食、禁飲6小時以減少胃液分泌及防止食物殘留而影響觀察。有胃潴留者,術前應先行洗胃。術前禁煙,以免因咳嗽而影響插鏡。由於內鏡醫生操作手法的日益熟練,纖維胃鏡及電子胃鏡的鏡身細孝柔軟,加之插入胃鏡前還對咽部進行表面麻醉等,患者接受胃鏡檢查時的不適已減至很低的水平。除有嚴重的心肺疾患、嚴重衰弱或嚴重精神異常外,許多人都能耐受胃鏡檢查與治療,大可不必過於緊張。特別是對於年齡在40歲以上,有反復上腹部不適表現而未接受過任何檢查的患者,接受一次詳細的上消化道胃鏡檢查是可取的。

Copyright © 胃病康復網 All Rights Reserved